
【医】 Gratiolef's optic radiation; radiation of Gratiolet
格腊提奥累氏视辐射线(Gratiolet's radiation)是神经解剖学中对视觉传导通路中特定纤维束的命名,指从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LGN)发出并呈扇形投射至大脑枕叶初级视皮层(V1区)的神经纤维束。该结构由法国解剖学家路易斯·皮埃尔·格腊提奥累(Louis Pierre Gratiolet)于19世纪中期首次系统描述,故以其姓氏命名。
路径与定位
纤维起源于外侧膝状体,绕过侧脑室后角的外侧壁,呈扇形向前、上、下三个方向辐射,最终终止于枕叶距状裂两侧的纹状区(Brodmann 17区)。其上部纤维传导下半视野视觉信息,下部纤维传导上半视野信息。
功能意义
作为视觉通路的关键环节,负责将经外侧膝状体中继处理的视觉信息(包括形状、颜色、运动信号)精确传递至视皮层,是视觉感知的神经基础。损伤可导致对侧同向性偏盲。
术语对照
Louis Pierre Gratiolet 在 Mémoires sur les plis cérébraux de l'homme et des primates (1854) 中首次详述该纤维束的走行,奠定了现代视觉系统解剖基础。
Clinical Neuroanatomy (Richard S. Snell) 明确将 "Gratiolet's radiation" 列为视辐射的标准命名,强调其在视觉场缺损定位诊断中的价值。
美国放射学会(ACR)在 Brain Imaging Atlas 中采用高分辨率DTI成像展示视辐射的三维结构,验证格腊提奥累的原始描述。
“格腊提奥累氏视辐射线”(fibers of Gratiolet)是神经解剖学中的一个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该术语指大脑中与视觉信息传递相关的神经纤维束,属于视辐射(optic radiation)的一部分。它连接外侧膝状体与大脑枕叶的视觉皮层,负责将视觉信号从丘脑传递至皮层进行高级处理。
若该区域受损(如中风或肿瘤压迫),可能导致视野缺损(如偏盲)或视觉信息处理异常。
该术语多见于早期文献,现代神经解剖学更常用“视辐射”或“膝距束”(geniculocalcarine tract)等名称,但“格腊提奥累氏”仍用于描述特定纤维路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详细解剖路径或临床案例,可参考神经解剖学教材或专业文献。
不得超过的期限簿籍侧神经褶乘法指令程控台式计算机短期通知贷款对气候敏感的泛函分析分区顺序文件高频放大广义上的浆膜粘蛋白间隙调整搅拌器距舟韧带可能的最大损失额链式编码利息获得倍数比率门路目标树修剪内脏易侧尿基脐髂线适量收集极板司法判决陶瓷合金提尔克氏柱锑酸铅微程序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