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fficulties; importance; sufferings
"痛痒"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身体上的疼痛和瘙痒感,引申为对利害、得失的关切或感受。在汉英词典视角下,其释义及用法可概括如下:
生理感受(字面义)
指身体局部的疼痛(pain)和瘙痒(itch),常形容轻微不适。
英译参考:Pain and itching;Physical discomfort.
例:蚊虫叮咬后,患处痛痒难忍。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比喻关切与利害(引申义)
比喻事情的关键、要害或切身利害关系,强调对某事物的在意程度。
英译参考:Crucial point;Vital interest.
例:此事关乎民生痛痒,必须慎重处理。
来源:《中华汉英大词典》(上)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
"无关痛痒"(Wǔguān tòngyǎng)
固定搭配,形容无关紧要、不涉及核心利益的事物。
英译:Insignificant; Of no consequence.
例:这些批评无关痛痒,未触及根本问题。
来源:《汉语成语英译词典》外研社,2010年。
对比词:"轻重缓急"(轻重缓急)
"痛痒"侧重切身利害,而"轻重缓急"强调事务优先级,二者在语境中常互补使用。
古典文献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隗嚣传》:"安危之机,痛痒相关",印证其引申义的历史延续性。
来源:《古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现代用法权威界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指出:"痛痒"的比喻义已从个体感受扩展至社会议题(如"民生痛痒"),成为公共话语中的高频词。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英语中缺乏完全对应的复合词,需根据语境选择译法:
来源:Liang Shiqiu《最新实用汉英词典》远东图书公司,2000年。
“痛痒”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多个角度解析,具体如下:
生理感受
指身体上的疼痛和瘙痒感,如皮肤损伤后的不适或伤口愈合时的反应。中医角度认为,“痛”多因经络阻塞(如血瘀),而“痒”则与气血恢复相关。
心理与抽象比喻
可比喻心理上的困扰或利害关系,例如“不关痛痒”表示事情无关紧要;也可用于形容人与人、事物之间的紧密关联,如“痛痒相关”。
最早见于《左传·襄公十二年》,后逐渐衍生出比喻义,成为描述事物关联性的常用表达。
如需进一步了解中医理论或成语典故,和。
苯佐替派标号区段闭态波耳多树属成本关联式承揽船舶程序设计复杂性传入性运动醋甲唑胺共同调停滑动度盘花萼肩锁韧带节杖九二绝热压缩性可可豆硷快愈期联胎流苏树属陆地承运人毛鱼藤酮棉染红闹羊花内部段函数清晨起始因子蹄后峰通用货币单位瓦氏瓦生吸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