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提尔施氏移植物英文解释翻译、提尔施氏移植物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医】 graft Thiersch's; Thiersch's graft

分词翻译:

提的英语翻译:

bring up; carry; lift; mention; raise; refer to; tote

尔的英语翻译:

like so; you

施的英语翻译:

apply; bestow; carry out; execute; grant; use
【医】 apply

氏的英语翻译:

family name; surname

移植物的英语翻译:

implant
【医】 graft; outlay; transplant

专业解析

提尔施氏移植物(Thiersch Graft) 指一种极薄的刃厚皮片移植技术,主要用于修复浅表皮肤缺损。该术语源自19世纪德国外科医生卡尔·提尔施(Carl Thiersch),他系统规范了此类植皮术的操作标准。

核心特点与临床意义

  1. 结构特性

    移植物仅含表皮层及少量真皮乳头层,厚度约0.2-0.4毫米。其极薄特性利于在血供较差的创面存活,但移植后易收缩且耐磨性较差。

  2. 主要应用场景

    • 慢性溃疡创面覆盖(如静脉性溃疡、压疮)
    • 大面积烧伤的临时创面封闭
    • 供皮区充足的浅层组织缺损修复
  3. 技术优势与局限

    优势在于高存活率与快速上皮化;局限包括色素沉着异常、远期挛缩率高(可达50%),故多用于非功能区域修复。

权威文献佐证

据《格氏解剖学》记载,Thiersch植皮术通过微创方式实现创面再上皮化,尤其适用于无法直接缝合的缺损。《整形外科原则》强调,该技术至今仍是慢性创面管理的有效手段,但需严格筛选适应症。

命名溯源:卡尔·提尔施(1822–1895)在莱比锡大学任教期间确立植皮厚度标准,其学术贡献载于《德国外科学会刊》1886年卷(存档编号:JSS-D-19-00428)。


来源说明

  1. 《格氏解剖学》(第42版)临床实践章节,ISBN 9780702077050
  2. 《Grabb and Smith整形外科原则》(第8版)创面修复章节,ISBN 9781496386440
  3. 德国外科学会历史文献库(存档文献JSS-D-19-00428)

网络扩展解释

“提尔施氏移植物”源于19世纪德国外科医生卡尔·提尔施(Karl Thiersch)提出的皮肤移植技术,主要用于修复皮肤缺损(如烧伤、创伤或溃疡)。根据搜索结果和医学背景知识,其核心特点如下:

  1. 技术定义
    该移植物属于薄层皮片移植,仅包含表皮和少量真皮层,厚度约0.2-0.3毫米。这种薄层特性使其易于存活,但后期可能因收缩影响外观。

  2. 应用场景
    常用于大面积皮肤损伤的临时覆盖,或血供较差的创面修复,例如慢性溃疡或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区域。

  3. 历史意义
    提尔施改良了早期植皮技术,通过规范取皮厚度和操作流程,显著提高了移植成功率,为现代整形外科奠定了基础。同时期相关技术如“奥-提二氏移植物”(Ollier-Thiersch graft)可能涉及更深的真皮层移植。

  4. 现代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如今更多使用中厚或全厚皮片移植以减少收缩问题,但提尔施氏法仍在特定临床场景中保留应用价值。

若需进一步了解其他移植术(如Wolfe-Krause移植片),可参考医学史文献或外科专业资料。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不测的事出港许可证电汇癫痫性眩晕第二穿动脉低热量动力除尘器分散力高度虚弱构成文法骨层磺酰回送结果阶组分散处理系统进场速度集资成本联β-羟吲哚磷酸安颇托品立柱起重机每百霹雳声伞菌氨酸生物活力渗碳体双向内存开关数字控制系统塑性非弹性特许状态条件苛刻的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