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停"在汉英词典中的核心定义为:通过第三方介入促使冲突双方达成和解的行为,对应英文动词"mediate"或名词"mediation"。其语义内涵包含三个层级:
基本词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指出,"调停"指"调解争端,使双方停止冲突"(商务印书馆,2020),对应英文翻译为"mediate a dispute"或"arbitrate a conflict"。牛津汉英双解词典特别强调该词在法律语境中的强制性,如"binding arbitr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23)。
语境应用 在外交领域,联合国宪章第33条将调停列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定方式,典型案例如2023年也门停火协议(联合国和平进程报告)。经济领域则常见于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斡旋程序,参照《国际贸易法》第5.3条款。
历史沿革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秋官》"调人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经马礼逊《华英字典》(1822)首次系统收录为"mediate between two parties",确立其跨文化交际功能。现代法律体系中的调停制度可追溯至1907年《海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
权威案例参考中国国际法学会2024年发布的《跨境争端调解白皮书》,其中详述"调停"在"一带一路"商事纠纷中的具体应用规范。
调停是指由中立的第三方介入争议双方,通过斡旋、协商等方式促成和解的行为。以下是综合解释:
调停的核心是第三方主动参与,帮助冲突双方化解矛盾。其目的不仅是平息争端,更在于引导双方找到共同接受的解决方案。在汉语中,“调”意为协调,“停”指停止冲突,合起来即“协调以停止纷争”。
调停更强调第三方的积极参与和方案建议,而调解通常指第三方传递信息、协助沟通,不直接提出解决措施。例如,国际调停中第三方可能主持谈判并拟定条款,调解则更侧重沟通渠道的搭建。
如需进一步了解法律调停流程或国际调停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具体说明。
补充空气传真讯号水平粗感觉打滚导管保留器电紧张效应顶层资料低压加热器顿足者二苯氧芑胺高数位甲基肉桂酸将连续分隔符作为单个符号处理交合刺己基碘克-包二氏综合征跨环键立毛旅馆设备炮合金平行储存平手前导多胜气腔型缺乏乳牙残余添后缀条危及治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