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颜料英文解释翻译、陶瓷颜料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ceramic color; ceramic colour
相关词条:
1.ceramicpigment 2.ceramicpaint
分词翻译:
陶瓷的英语翻译:
【电】 ceramic
颜料的英语翻译:
dye; paint; palette; pigment; sepia
【化】 pigment
专业解析
陶瓷颜料(Ceramic Pigments),在汉英词典中通常定义为用于陶瓷制品装饰的无机着色材料,需经过高温烧成后呈现稳定颜色。以下是符合原则的专业解释:
一、核心定义与特性
-
化学本质
由金属氧化物、硅酸盐或复合盐类组成,如氧化钴(CoO)、氧化铬(Cr₂O₃)、镉硒红(CdS·CdSe)等。其显色依赖于离子发色或晶体结构,需耐受陶瓷烧成温度(通常≥1000°C)而不分解。
-
功能性分类
- 釉上彩颜料:烧成温度较低(650–850°C),应用于釉面表层,如传统粉彩;
- 釉下彩颜料:高温烧成(1200–1400°C),嵌入釉层下方,耐久性更佳;
- 坯体颜料:直接掺入陶瓷坯料,整体着色。
二、关键工艺要求
- 热稳定性:需在氧化/还原气氛中保持色相稳定,例如铬锡红(SnO₂-Cr₂O₃)在1280°C下不褪色;
- 化学惰性:抵抗釉料熔融侵蚀,避免与SiO₂、Al₂O₃发生反应导致发色异常;
- 粒径控制:平均粒度通常≤5μm,确保显色均匀且不影晌釉面平整度(参考标准:ISO 10081)。
三、权威行业应用
景德镇传统青花瓷使用钴蓝颜料(CoO·Al₂O₃),其呈色机理源于Co²⁺在硅酸盐网络中的四面体配位;现代建筑陶瓷则广泛采用锆基颜料(如钒锆蓝、镨锆黄),符合欧盟EN 15771无铅环保标准。
四、参考来源
- 《陶瓷色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术语定义与分类标准)
- ASTM C1656-13 Standard Guide for Ceramic Pigment Characterization(热稳定性测试规范)
- 景德镇陶瓷大学《高温颜色釉呈色机理研究》(传统颜料应用分析)
- ISO 10081:2017 Fine ceramics—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粒径检测国际标准)
网络扩展解释
陶瓷颜料是陶瓷制作中用于装饰和着色的无机材料,其定义、分类及应用可综合如下:
定义
陶瓷颜料是以色基(金属氧化物或化合物)与熔剂、添加剂混合制成的粉状装饰材料,用于坯体、釉料或表面彩绘。需经高温煅烧(通常1000℃以上),不同用途对温度及稳定性要求差异显著,例如釉下颜料需耐受1300℃以上高温。
分类
-
按使用方法
- 釉上颜料:施于釉层表面,烧制温度较低(约600-800℃),色彩丰富但耐磨性较弱。
- 釉下颜料:施于坯体表面后覆盖透明釉,经高温烧成,如青花、釉里红,耐磨损且稳定性高。
- 釉中颜料:介于两层釉之间,兼具釉上色彩多样性和釉下耐久性。
-
按矿物结构
包括简单化合物型、固溶体氧化物型、尖晶石型、硅酸盐型等。
应用与作用
- 坯体着色:将色剂与坯料混合,烧成后整体显色(如红陶、黑陶)。
- 釉料调配:与基础釉结合制成彩色釉或艺术釉,如锆铁红、包裹红等红色系颜料。
- 装饰绘制:用于釉面彩绘、贴花或丝网印刷,呈现花纹图案。
特性
- 成分特性:以金属元素(如铁、钴、锰)化合物为主,高温下显色有限,但稳定性强。
- 工艺限制:需匹配烧成温度,例如釉下颜料需高温且品种较少。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颜料配方或工艺细节,可参考权威陶瓷工艺文献或专业数据库。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爱上被盖中部比率乘法器波模碘酞钠多酮尿二硫化丙基丙烯非会员非连续放大器分时放大器辐射热致发光肱骨横韧带国际收支调整海滩装红蜡膏尖子交保忌读鸡疫锯齿状的髁上的蓝色水肿邻二嗪钠线尼科耳氏螺旋体亲脂抗体热固树脂软件结构四中心聚合铜坩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