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supracondylar; supracondyloid
"髁上的"(supracondylar)是解剖学术语,指骨骼结构中位于骨性髁突上方的区域。该词由拉丁词根"supra-"(上方)和"condylus"(髁)构成,特指关节端膨大部位近心端的解剖位置。在临床医学中,该术语最常用于描述肱骨远端骨折类型。
从解剖学角度分析:
髁上区域是长骨干骺端与骨干移行区,骨皮质在此处逐渐变薄,形成力学薄弱点。以肱骨为例,髁上区位于内外侧髁上方约2-3cm处,前侧有冠状窝、后侧有鹰嘴窝的特殊解剖结构。
临床相关性体现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占肘部骨折的50%-70%,多由伸直位跌倒引起。这种骨折可能损伤肱动脉和正中神经,导致Volkmann缺血性挛缩等严重并发症。
该术语的英文对应词"supracondylar"在Dorland's Illustrated Medical Dictionary(第32版)中有明确定义,指"位于髁突上方的解剖区域"。牛津英语词典(OED Online)收录该词条最早可追溯至1892年外科文献记录。
参考文献:
髁上的“髁”指骨骼末端的圆形隆起结构,常见于关节部位如肘部或膝部()。而“髁上”特指髁部上方的骨骼区域,即靠近骨干与髁部连接的过渡部位。以下是具体解析:
髁的解剖定义
髁由骨节两端膨大形成,表面覆盖软骨,主要功能是增强关节稳定性,例如股骨下端的内外侧髁、肱骨远端的肱骨髁等()。
“髁上”的定位
“上”表示位置关系,指髁部上方的骨骼段。例如肱骨髁上骨折,即发生在肱骨远端髁部与骨干交界处的骨折()。此处骨质相对薄弱,儿童因活动量大且骨骼未完全发育,更易发生此类骨折。
临床关联性
髁上区域因结构特点成为骨折高发区。以肱骨髁上骨折为例,跌倒时手掌撑地,外力传导至肘部导致该部位骨皮质断裂,表现为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总结来看,“髁上”是解剖学术语,结合了骨骼形态与位置描述,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如骨折复位)有重要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