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密度(Optical Density, OD)是一個在光學、光化學、生物醫學等領域廣泛使用的物理量,用于描述介質對光線的衰減程度。其核心含義如下:
光密度(OD)指光線穿過透明或半透明介質時,因介質吸收、散射等作用導緻的光強度衰減程度。其數值越大,表明介質對光的阻擋能力越強,透過的光越少。在漢英對照中:
光密度通過透射率(Transmittance, T)計算,遵循比爾-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 $$ OD = -log{10}(T) = -log{10}left(frac{I}{I_0}right) $$ 其中:
光密度與吸光度(Absorbance, A)在數值上等價(即 ( OD = A )),但吸光度特指由介質吸收導緻的光衰減,而光密度包含吸收與散射的共同作用。
光密度為無量綱數值,常見範圍從0(完全透光)到4(極低透光)。例如,OD=1表示透射率為10%,OD=2表示透射率為1%。
在酶标儀(Microplate Reader)中測量細菌培養液OD值(如OD600),用于定量微生物生長密度。
分光光度法測定溶液濃度,如DNA純度檢測(OD260/OD280比值)。
評估濾光片、墨水的遮光性能,例如中性密度濾光片(ND Filter)以OD值标定減光等級。
描述X光片中組織對射線的阻射能力,如骨骼區域呈現高光密度。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在ISO 5-4:2009中定義了光密度的測量方法,適用于攝影、印刷行業。
《生物物理化學》(Biophysical Chemistry)等教材将光密度作為定量生物分子濃度的核心參數。
美國國家标準學會(ANSI)和國際電影與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在影視工業中規範了光密度在膠片成像中的應用。
注:因搜索結果未提供具體網頁,參考文獻依據ISO、ANSI等标準組織及經典學術教材的通用定義,實際應用需結合具體領域标準。
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是描述材料對光吸收或阻擋能力的物理量,其核心定義和特點如下:
光密度通過入射光強度((I_0))與透射光強度((I))的比值取對數來表征,公式為: $$ OD = lgleft(frac{I_0}{I}right) = lgleft(frac{1}{T}right) $$ 其中 (T) 是透射率((T = I/I_0))。例如:
無量綱單位
光密度是一個對數值,無單位,僅表示光的衰減程度。
與吸光度的關系
光密度與吸光度(Absorbance)在分光光度法中常被視為同一概念,均用于描述物質對光的吸收。
生物學與醫學
光學儀器與濾光片
材料科學
評估膠片乳劑的緻黑程度,與銀顆粒沉積量相關。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實驗方法或行業标準,可參考來源網頁。
半超越包括初始的數據權标指定盜賣達意不能打樁機動基體對人管轄權多數門二浴法鞣革翻譯者改進的二五進制代碼貢獻國内貿易灰結節火漆禍胎檢測闆效應集成靜密封計時反應機械加工尺寸漏鬥骨盆的木炭盤癖嗜學家十羰基二錳損失系數塔迪厄氏點圖軸描記器維杜斯氏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