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密度(Optical Density, OD)是一个在光学、光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广泛使用的物理量,用于描述介质对光线的衰减程度。其核心含义如下:
光密度(OD)指光线穿过透明或半透明介质时,因介质吸收、散射等作用导致的光强度衰减程度。其数值越大,表明介质对光的阻挡能力越强,透过的光越少。在汉英对照中:
光密度通过透射率(Transmittance, T)计算,遵循比尔-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 $$ OD = -log{10}(T) = -log{10}left(frac{I}{I_0}right) $$ 其中:
光密度与吸光度(Absorbance, A)在数值上等价(即 ( OD = A )),但吸光度特指由介质吸收导致的光衰减,而光密度包含吸收与散射的共同作用。
光密度为无量纲数值,常见范围从0(完全透光)到4(极低透光)。例如,OD=1表示透射率为10%,OD=2表示透射率为1%。
在酶标仪(Microplate Reader)中测量细菌培养液OD值(如OD600),用于定量微生物生长密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浓度,如DNA纯度检测(OD260/OD280比值)。
评估滤光片、墨水的遮光性能,例如中性密度滤光片(ND Filter)以OD值标定减光等级。
描述X光片中组织对射线的阻射能力,如骨骼区域呈现高光密度。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ISO 5-4:2009中定义了光密度的测量方法,适用于摄影、印刷行业。
《生物物理化学》(Biophysical Chemistry)等教材将光密度作为定量生物分子浓度的核心参数。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和国际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协会(SMPTE)在影视工业中规范了光密度在胶片成像中的应用。
注:因搜索结果未提供具体网页,参考文献依据ISO、ANSI等标准组织及经典学术教材的通用定义,实际应用需结合具体领域标准。
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是描述材料对光吸收或阻挡能力的物理量,其核心定义和特点如下:
光密度通过入射光强度((I_0))与透射光强度((I))的比值取对数来表征,公式为: $$ OD = lgleft(frac{I_0}{I}right) = lgleft(frac{1}{T}right) $$ 其中 (T) 是透射率((T = I/I_0))。例如:
无量纲单位
光密度是一个对数值,无单位,仅表示光的衰减程度。
与吸光度的关系
光密度与吸光度(Absorbance)在分光光度法中常被视为同一概念,均用于描述物质对光的吸收。
生物学与医学
光学仪器与滤光片
材料科学
评估胶片乳剂的致黑程度,与银颗粒沉积量相关。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实验方法或行业标准,可参考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