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光電方程式英文解釋翻譯、光電方程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photoelectric equation

分詞翻譯:

光電的英語翻譯:

photoelectricity
【醫】 photoelectricity

方程式的英語翻譯:

equation
【化】 equation
【醫】 equation

專業解析

光電方程式(Photoelectric Equation),又稱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是描述光電效應現象的核心物理公式。該方程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為其赢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标準形式為:

$$ E_k = h u - Phi $$

其中:

物理意義解析

  1. 量子化能量傳遞

    方程表明光子的能量($h u$)被電子一次性吸收。若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h u > Phi$),電子才能逸出金屬表面,剩餘能量轉化為動能。此過程證實光的粒子性,推翻經典電磁理論預期。

  2. 截止頻率的存在

    當 $h u = Phi$ 時,$E_k = 0$,對應截止頻率 $ u_0 = Phi / h$。入射光頻率低于此值時,無論光強多大,均無法産生光電效應。

  3. 動能與頻率的線性關系

    電子最大動能 $E_k$ 隨入射光頻率 $ u$ 線性增加,與光強無關。光強僅影響逸出的電子數量。

權威參考文獻

  1. 愛因斯坦原始論文

    Einstein, A. (1905). "Über einen die Erzeugung und Verwandlung des Lichtes betreffenden heuristischen Gesichtspunkt". Annalen der Physik 17 (6): 132–148.

    (提出光電效應量子理論的核心文獻)

  2. 諾貝爾獎官方說明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21. NobelPrize.org.

    (闡述愛因斯坦因光電效應等貢獻獲獎的權威記錄)

  3. 經典物理教材

    Serway, R. A., & Jewett, J. W. (2018). 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Cengage Learning. Chapter 40.

    (系統推導方程并分析實驗驗證的教科書)

現代應用實例

網絡擴展解釋

光電方程式是描述光電效應的核心公式,由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其數學形式為:

$$ E_k = h u - Phi $$

其中:

物理意義

  1. 光子能量與頻率的關系
    方程中的 $h u$ 代表單個光子的能量。愛因斯坦提出光由離散的“光子”組成,每個光子的能量與頻率成正比,突破了經典電磁理論中光波能量連續分布的假設。

  2. 能量守恒的應用
    電子吸收光子後,部分能量($h u$)用于克服材料對電子的束縛(逸出功 $Phi$),剩餘能量轉化為電子的動能 $E_k$。

  3. 截止頻率的體現
    當 $h u = Phi$ 時,$E_k = 0$,此時對應的頻率稱為截止頻率($ u_0 = Phi / h$)。若入射光頻率低于此值,無論光強多大,都無法産生光電效應。

應用與意義

示例

若某金屬逸出功為 $3.0 times 10^{-19} , text{J}$,用頻率 $7.5 times 10^{14} , text{Hz}$ 的光照射,則電子最大動能為:
$$
E_k = (6.626 times 10^{-34})(7.5 times 10^{14}) - 3.0 times 10^{-19} approx 1.97 times 10^{-19} , text{J}
$$

如需進一步了解實驗驗證(如密立根實驗)或具體材料參數,可參考量子物理教材或相關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按葉酏髌骨折腸倒經廠址調查産權繼承穿支促使骨折愈合的膽囊切開術彈性履曆現象電光陶瓷多倍字多層房屋發光塗料法斯氏線分次試餐高正值指示器假膜性口炎近岸區金墊進料量鬥進氣箱絕對權蠟Ж片硫氫煤船木波羅屬設定目标數值變元投保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