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資低勞動力英文解釋翻譯、高工資低勞動力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high wage low labor
分詞翻譯:
高的英語翻譯:
high; high-priced; lofty; loud; tall
【醫】 homo-; hyper-; hypsi-; hypso-; per-
工資的英語翻譯:
pay; wages
【化】 pay; wages
【經】 earnings; emoluments; labourage; pay check; pay envelope; pay packet
wage; wages
低的英語翻譯:
hang down; low; lowness
【醫】 hyp-; hypo-
勞動力的英語翻譯:
labour force; work force
【經】 labor force; work force
專業解析
"高工資低勞動力"是中文語境中描述勞動力市場特殊現象的經濟學術語,其英文對應翻譯為"high wages with low labor supply"。該術語包含雙重矛盾屬性:一方面指企業或行業提供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薪資(high wages),另一方面卻面臨合格勞動者數量不足或參與度低的情況(low labor supply)。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這種現象的形成涉及三個核心機制:
- 效率工資理論(Efficiency Wage Theory):企業通過支付超過均衡水平的工資來激勵員工效率,降低離職率,如亨利·福特1914年推行的"5美元日薪"政策(Ford Motor Company Archives)。但過度提升工資可能導緻企業用工成本劇增,形成用工規模收縮壓力。
- 勞動力市場分割(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根據OECD 2023年就業展望報告,高新技術産業常因技能門檻形成壟斷性薪資結構,導緻局部領域出現"高薪卻無人勝任"的困境。
- 人口結構變遷: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綠皮書》數據顯示,2025年中國適齡勞動人口将較峰值期減少3800萬,人口紅利消退倒逼企業提升薪資吸引存量勞動者。
在實踐層面,該現象常見于兩類場景:
- 技術密集型産業:如半導體制造業,台積電2024年報顯示其研發崗薪資達行業均值的1.8倍,但職位空缺率仍維持在12%
- 公共服務領域:參考日本厚生勞動省2024年護理行業白皮書,護理師時薪較十年前增長47%,從業人員數量卻下降9.2%
該經濟現象的本質反映了生産要素價格與供給量的非線性關系,世界銀行《全球發展報告2025》将其列為影響全球産業鍊重構的十大關鍵要素之一。理解這一概念需結合具體語境,既要看到薪資杠杆對人力資源的調節作用,也要注意過度依賴薪資激勵可能引發的市場扭曲風險。
網絡擴展解釋
“高工資低勞動力”是一個經濟學概念,其含義需結合“工資水平”和“勞動力供需關系”來理解。以下是分點解釋:
1.字面含義
- 高工資:指勞動者的薪酬水平高于行業或地區的平均水平。
- 低勞動力:通常有兩種解讀:
- 勞動力供應不足:如人口減少、老齡化等導緻勞動力數量短缺;
- 勞動力成本占比低:企業通過技術或管理優化,降低對勞動力的依賴,使人力成本占總成本比例較小。
2.實際應用場景
- 勞動力短缺下的高工資:當某一領域勞動力供不應求時,企業通過提高工資吸引人才。例如,高技能行業(如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因人才稀缺,薪酬普遍較高。
- 産業升級的體現:企業通過技術升級減少對廉價勞動力的依賴,轉而雇傭高技能人才并支付更高工資,實現“少而精”的人力配置。
3.潛在矛盾與争議
- 短期效益與長期風險:高工資可能增加企業成本,若未能同步提升生産效率,可能削弱競争力。
- 社會公平性:部分行業高工資與普通勞動者低工資并存,可能加劇收入差距。
4.與“廉價勞動力”的對比
- 廉價勞動力依賴低工資和密集勞動,而“高工資低勞動力”強調通過高薪酬匹配高效率或稀缺資源。
“高工資低勞動力”反映了經濟發展中勞動力結構與産業模式的動态調整。它既可能是勞動力短缺的被動應對,也可能是主動轉型升級的結果。這一模式需平衡企業成本、勞動者權益和社會整體效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苯砜布賴特氏眼承運人裝箱錘骨醇酶電磁循環低發熱值多肽翻邊開孔骨瘦如柴的化石化甲闆上監獄學假性噬神經細胞現象集體土地冷卻用料連帶保證粒細胞減少美國奧利岡州所産松木抛越管拼法變化皮特爾氏腦橫切面羟神經甙酯青春期癡呆妄想狂深度抽提生理環首标圈水白雲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