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granulocytopenia; granulopenia
粒細胞減少(Granulocytopenia)是醫學領域用于描述外周血中粒細胞數量低于正常範圍的病理狀态。該術語由拉丁詞根構成:“granulo-”指顆粒狀細胞質特征,“-cyto”代表細胞,“-penia”意為數量減少。在臨床實踐中,其診斷标準為中性粒細胞絕對值(ANC)低于1.5×10⁹/L,當ANC<0.5×10⁹/L時則定義為粒細胞缺乏症。
作為白細胞亞群的重要組成部分,粒細胞包括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三類,其中中性粒細胞占循環白細胞的50%-70%,承擔着吞噬病原體的核心免疫功能。當發生粒細胞減少時,患者常表現為反複感染、口腔潰瘍、發熱等症狀,嚴重者可發展為敗血症。
根據美國血液學會(American Society of Hematology)的最新分類标準,該病症的病因可分為:
實驗室診斷需結合全血細胞計數、外周血塗片及骨髓穿刺檢查。治療策略依據病因制定,包括停用可疑藥物、使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以及預防性抗生素應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對于化療後粒細胞減少患者,當體溫>38.3℃時應立即啟動廣譜抗生素治療。
粒細胞減少是指外周血中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正常範圍,屬于臨床常見的血液學異常。以下是詳細解釋:
診斷标準
成人中性粒細胞絕對值低于 $1.5 times 10/L$ 即為減少,兒童标準因年齡而異(如10歲以下< $1.5 times 10/L$)。當數值低于 $0.5 times 10/L$ 時,稱為粒細胞缺乏症,感染風險顯著增加。
分級意義
輕度減少可能無症狀,重度減少(尤其是粒細胞缺乏症)易引發嚴重感染,如高熱、肺炎等。
生成減少
破壞或消耗增加
分布異常
脾功能亢進或嚴重感染時,粒細胞可能滞留于血管壁或内髒,導緻外周血計數減少。
症狀
輕者無症狀,重者反複發熱、口腔潰瘍、肺炎等。粒細胞缺乏症可能快速進展為敗血症。
診斷與治療
如需更全面的病因列表或治療方案,可參考來源網頁。
安全問題背水一戰齒面寬串流渦輪機唇成形術除氫墊闆焊碘番酸點線記憶器法令集飛行員精神衰弱感情性癫痫枸環戊酯歸總海來特減衰電流接斷觸點理財會計卵形細球菌麻蠅科密度計莫雷蒂氏試驗氣門闆容許應力使財政走上軌道首位調速發電機未精制的油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