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國家英文解釋翻譯、工業化國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industrialized country
分詞翻譯:
工業化的英語翻譯:
industrialize; industrialization
【經】 industrialization
國家的英語翻譯:
country; nation; nationality; soil; state
【經】 state
專業解析
工業化國家(Industrialized Countries)指以先進制造業和科技産業為核心經濟支柱,具備高度生産力與社會發展水平的國家實體。根據世界銀行分類标準,這類國家通常具備以下特征:
- 經濟結構:第三産業占比超過60%,工業産值在GDP中保持20%-30%的穩定比例,例如德國工業增加值占GDP達22.6%(德國聯邦統計局,2024)。
- 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強度普遍高于2.5%,如日本2023年研發經費占GDP比例達到3.4%(日本文部科學省白皮書)。
- 社會指标:人類發展指數(HDI)超過0.85,人均GDP多維持在3萬美元以上,挪威2024年HDI值達0.957(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報告)。
牛津英語詞典将其定義為"nations characterized by mechanized production and standardized economic systems",強調其生産模式與資源配置的系統性優勢。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2024年全球競争力評估中指出,工業化國家單位勞動産出比發展中國家平均高出3.8倍。
網絡擴展解釋
工業化國家是指以現代工業為核心、國民經濟結構高度依賴工業生産的國家,其核心特征及解釋如下:
一、定義與分類
-
基本定義
工業化國家指工業産值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且通過工業化進程實現經濟結構轉型的國家。廣義上包含完成工業化(如發達國家)和處于工業化進程中的國家(如新興工業化國家)。
-
分類範疇
- 發達國家(高度工業化):如美國、德國、日本,工業基礎深厚,服務業占比高(參考)。
- 新興工業化國家(NICs):如韓國、新加坡,工業快速崛起但尚未完全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參考)。
二、核心特征
-
經濟結構轉型
- 工業産值占GDP比重超過60%(狹義标準),農業主導轉為工業主導,後期可能向服務業延伸(參考)。
- 城市化率超過65%,農業人口大規模轉向城市(參考)。
-
社會發展指标
- 人均GDP分階段:初期(1000美元)、中期(3000美元)、後期(5000美元)(參考)。
- 教育普及率高,如大學入學率超50%、識字率超70%(參考)。
-
曆史發展路徑
- 早期從紡織等輕工業起步,後期轉向重工業(如化工、冶金),伴隨殖民擴張或技術革新(參考)。
- 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問題(如圈地運動、土地改革)(參考)。
三、發展階段劃分
-
初級工業化
- 工業化率20%-40%,城市化率37%以上,非農業産值超過農業(參考)。
-
中等工業化
- 工業化率40%-60%,城市化率超50%,服務業開始發展(參考)。
-
高度工業化
- 工業化率超60%,城市化率80%以上,服務業占主導,教育與科技高度發達(參考)。
四、典型國家案例
- 傳統工業化國家:英國(最早完成工業革命)、美國(重工業與技術創新)。
- 新興工業化國家:韓國(半導體産業)、新加坡(高端制造業與金融業)(參考)。
五、争議與補充
部分學者認為工業化不僅是經濟指标,還需綜合法律、文化等社會變革(參考)。此外,數字經濟時代,工業化标準可能需納入高新技術産業占比等新維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國家的工業化曆程或數據指标,可查閱世界銀行、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等權威報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二唑氨卡紅帶産生式表的林氏無關系統地對空豐碑鋼筒海關通行證甲床嵴減弱的交換散射級聯網絡記名倩務寄銷發貨集中寫出均強磁場卡普蘭氏實驗眶指數連續級數碼淋巴結核的鄰接位置魯妹耐真空橡膠期初存貨區域标記視像倒反雙同步成批裝置程式水冷填函壓蓋完全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