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溫瓶(thermos flask/vacuum flask)是一種通過雙層真空結構隔絕熱傳導的容器,主要用于長時間保持液體溫度。其核心原理基于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杜瓦(James Dewar)1892年發明的真空瓶技術。根據《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保溫瓶的英文對應詞為"vacuum flask",定義為"a container with double walls enclosing a vacuum, used for keeping liquids hot or cold"。
結構上,保溫瓶通常包含以下組件:
《劍橋學術詞典》指出,現代保溫瓶的熱保持能力可達12-24小時,具體時長取決于環境溫差和容器密封性。常見應用場景包括家庭儲熱飲水、實驗室保存試劑,以及戶外活動攜帶飲品等。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的實驗數據顯示,優質保溫瓶的導熱系數可低至0.004 W/m·K,接近靜止空氣的絕熱性能。
保溫瓶是一種通過阻隔熱傳遞來保持内容物溫度的日常容器,其核心原理和結構如下:
保溫瓶(英文:Thermos/Vacuum flask)由外殼和瓶膽組成,外殼通常用竹篾、鐵皮、塑料等材料制成,内裝雙層結構的瓶膽。瓶膽中間抽真空,并鍍有銀或鋁等金屬反射層,瓶口用軟木塞或塑料塞密封,可長時間保持内部溫度。根據用途不同,盛熱水時稱“暖水瓶”,盛冷食時稱“冰瓶”。
保溫瓶通過三重機制減少熱傳遞:
由蘇格蘭科學家詹姆士·杜瓦于1892年發明,最初用于保存液态氧(-240℃),稱為“杜瓦瓶”。1903年德國工人賴因霍爾德·伯格将其改良并推廣為日常用品,命名為“Thermos”(希臘語“熱”)。
除日常保溫外,還可用于儲存藥品、食品,甚至通過焖煮方式制作綠豆湯、粥類(需注意氣壓和材料適配性)。
白腐酸貝善氏試驗編碼數字通信博愛的人乘積發生器觸發器儲罐浮頂帶式刀剖皮機低壓法二氮芳辛法律界翻滾分支菌脂酸光标識别紙光栅反射器混合儲藏甲闆水手卷轉換過程鍊酮醇互變淋巴組織生成的鄰角流電感應電療法輪廓機内在丘疹性猩紅熱妊娠中三月手肘疏液的同時條件反射未辦清海關手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