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幹槽症英文解釋翻譯、幹槽症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lveolalgia; dry socket

相關詞條:

1.alveolitis  

分詞翻譯:

幹的英語翻譯:

do; work; able; dry; empty; for nothing; main part; trunk; offend; strike
【醫】 caudex; scapus; shaft; stem; truncus; trunk

槽的英語翻譯:

chamfer; gutter
【計】 slot
【化】 channel
【醫】 alvei; alveus; crib; gutter; slot; socket; tank; trough

症的英語翻譯:

disease; illness

專業解析

幹槽症(Dry Socket)是口腔醫學中拔牙術後常見的并發症,醫學術語為“纖維蛋白溶解性牙槽炎”(Fibrinolytic Alveolitis)。其定義為:拔牙後牙槽窩内血凝塊脫落或溶解,導緻骨面暴露并引發劇烈疼痛、腐敗性口臭及延遲愈合的病症。該病症多見于下颌阻生智齒拔除術後,發生率約為2%-5%。

從病理機制看,幹槽症與以下因素相關:

  1. 血凝塊穩定性破壞:創傷性拔牙或術後過度漱口導緻血凝塊脫落(來源:《口腔颌面外科學》第8版)
  2. 細菌感染:厭氧菌(如梭杆菌屬)繁殖引發纖溶酶原激活,加速血凝塊分解(來源: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3. 局部缺血:骨壁血管損傷影響創面愈合(來源:美國牙科協會臨床指南)

臨床表現呈現典型三聯征:

治療采用3%雙氧水沖洗+碘仿紗條填塞,配合鎮痛藥物,病程通常持續7-10天(來源:Mayo Clinic診療手冊)。預防措施強調術後24小時内避免吸吮動作和吸煙,使用氯己定漱口水可降低38%發病率(來源:Cochrane口腔健康組系統評價)。

網絡擴展解釋

幹槽症(Alveolar Osteitis/Dry Socket)是拔牙術後常見的并發症,以下從定義、病因、臨床表現、診斷及處理等方面進行綜合解釋:

一、定義

幹槽症是拔牙後牙槽窩内血凝塊未能正常形成或脫落,導緻牙槽骨暴露并引發局部炎症的病症。多發生于下颌阻生智齒拔除後(占90%以上),發生率約2%-3%,少數見于其他磨牙。


二、病因與誘因

  1. 直接原因:牙槽窩内血凝塊缺失或溶解,使骨面暴露于口腔環境。
  2. 高危因素:
    • 創傷:複雜拔牙(如阻生智齒需去骨操作)導緻牙槽窩過大;
    • 感染:口腔細菌侵入牙槽骨(如鍊球菌、厭氧菌);
    • 術後護理不當:吸煙、過度漱口或吸吮動作破壞血凝塊;
    • 全身因素:免疫力低下、口服避孕藥等。

三、臨床表現

1.症狀

2.體征


四、診斷要點

  1. 時間:拔牙後3-4天出現症狀。
  2. 特征:牙槽窩空虛、骨面暴露、惡臭。
  3. 鑒别:需排除普通術後疼痛(24-48小時緩解)或颌骨骨髓炎(伴全身發熱)。

五、治療與預防

  1. 治療:

    • 清創沖洗:生理鹽水+過氧化氫清理腐敗組織;
    • 局部填塞:放置碘仿紗條或含鎮痛劑的敷料,促進肉芽生長;
    • 藥物:抗生素(如甲硝唑)聯合非甾體抗炎藥。
  2. 預防:

    • 術後24小時内避免吸煙、用力漱口或吸管使用;
    • 複雜拔牙後使用預防性抗生素(如克林黴素);
    • 保持口腔清潔,避免觸碰創口。

幹槽症本質是血凝塊異常引發的骨面暴露性炎症,典型表現為延遲性劇痛和牙槽窩空虛。及時清創和局部處理可有效緩解症狀,但預防更關鍵,尤其需重視術後護理。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讀脈沖編譯程式方法不良品德財産自然增益側面部隊尺寸線垂迹單人座登高多肽腦脊液症防護物發育溝費沃耳德氏試驗格羅夫氏電池滑膜周炎角切計數過程均等興奮性開卷可終止的空白煮沸苦ǒ菜戀床癖排氨型代謝排隊控制記錄惹利埃氏綜合征折本雙曲線的搜索過程脫蠟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