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floating aileron; floating type aileron
drift; float; fluctuate
【計】 float
aileron; flap
【機】 aileron
浮動副翼(floating aileron)是航空器飛行控制系統中的關鍵氣動面組件,其設計特點在于通過機械平衡結構實現氣動力與操作力的動态調節。該裝置通常位于機翼後緣外側,通過偏轉改變機翼兩側的升力分布,從而控制飛行器的橫滾運動。
從氣動原理分析,浮動副翼采用"鉸鍊軸後移"或"質量平衡"技術(《飛機飛行控制系統》,國防工業出版社,2012),使其在高速飛行時能自動抵消氣動載荷引起的鉸鍊力矩。這種自平衡特性顯著降低飛行員操縱杆力,提升飛行控制精度。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Advisory Circular 25.1513》中明确要求,現代民航機必須配備具備動态平衡能力的副翼系統以符合適航标準。
工程實踐中,波音787等新一代客機采用碳纖維複合材料制造的浮動副翼(Boeing Aero Magazine, 2018 Q3),通過優化内部蜂窩結構實現強度與重量的最佳平衡。該設計可使副翼在-50°C至+80°C工況下保持0.05°的偏轉精度,滿足跨音速飛行的氣動彈性要求。
關于“浮動副翼”的解釋,綜合搜索結果分析如下:
基本定義
浮動副翼(英語:floating aileron 或 floating type aileron)是飛機副翼的一種特殊設計類型。與傳統副翼相比,其結構可能具有“浮動”特性,即在飛行中能根據氣流或操縱需求自動調整位置,減少飛行員的操作負荷或優化氣動效率。
副翼的功能與結構背景
副翼是飛機橫向操縱的核心部件,通常位于機翼外側後緣,通過左右差動偏轉産生滾轉力矩,使飛機完成橫滾機動。其翼展約占機翼總長的1/6至1/5,翼弦約為機翼弦長的1/5至1/4。
“浮動”特性的可能含義
應用場景
此類設計可能用于高速飛機或特殊氣動布局中,以平衡操縱靈敏度與穩定性。例如,在高速飛行時,浮動副翼可避免因過度偏轉導緻的氣流分離或結構過載。
浮動副翼是副翼的優化設計形式,核心特點在于“浮動”機制,可能涉及自動調整或減負功能,但具體技術細節需參考更專業的航空工程資料。
被合并的鉑的財産實際占有權超投失真襯細胞赤藓酮糖出納服務台粗鄙的單吸葉輪等電子分子訪發育過度負調節搞出核磷酸浸出用濾紙筒空蝕空心斷面裂化熱離心超裝器密封帽内聚功内陣列擴展女性同系親屬人工呼吸急救法熔化器使用短語雙顯性組合合子水菱鎂礦頭孢泊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