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鉑(Platinum)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Pt,原子序數78,屬于過渡金屬。在漢英詞典中,“鉑”對應的英文為“platinum”,常被譯為“白金”或“鉑金”,特指其高純度、高穩定性的金屬特性。
鉑的密度為21.45 g/cm³,熔點高達1768.3°C,是已知最耐腐蝕的金屬之一,常溫下不與常見酸(如鹽酸、硝酸)反應。其延展性和導電性優異,廣泛應用于工業催化、電子器件及珠寶制造領域。
漢語“鉑”強調其金屬屬性,英文“platinum”則衍生出形容詞“platinum”,形容“頂級”或“珍貴”,如“platinum record”(白金唱片)。《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指出,該詞在19世紀通過西班牙語“platina”進入英語,原意為“銀”。
鉑的詳細解釋
基本屬性
鉑(Platinum)是一種天然白色貴金屬,化學符號為Pt,原子序數78,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VIII族。其名稱源自西班牙語“platina”(意為“小銀”),因早期被誤認為是未成熟的銀礦而得名。漢語中俗稱“白金”,密度達21.45g/cm³,熔點為1772℃,硬度為摩氏4-4.5度,遠超黃金。
物理與化學性質
主要用途
曆史與文化意義
鉑的利用曆史較金銀晚,早期因難提煉被視為“劣質銀”。18世紀後,隨着提純技術進步,其價值逐漸被認可,成為財富與高貴的象征。漢字“鉑”為形聲字,從“金”旁表金屬屬性,“白”既表顔色也表珍貴。
小知識:自然界鉑儲量僅為黃金的1/30,且開采難度大,使其成為比黃金更稀有的金屬之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