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paid off; square
commit to; hand over to; pay
付訖(fù qì)是漢語中表示款項或債務已完全結清的商業術語,其核心含義為“款項全部支付完畢,不再存在未清償債務”。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如下:
基礎釋義
付讬 指款項、賬單或債務的全額結清狀态,對應英文"paid in full" 或"settled"。
例:發票标注“付訖”表示無需再支付(The invoice marked "paid" indicates no further payment is required)。
來源:《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
法律與商業場景延伸
在票據、合同等正式文書中,“付訖”具有法律效力,表明付款義務終止,對應英文"discharged" 或"acquitted"。
例:銀行在彙票上加蓋“付訖”章後,付款責任即解除(The bank's "paid" stamp discharges the payment obligation on the draft)。
來源:《元照英美法詞典》
會計與金融領域
“付訖”常用于标記已清算的票據(如支票、彙票),英文表述為"paid" 或"cleared"。國際結算中,信用證(L/C)項下單據若注明“付訖”,表明受益人已收到全額款項。
來源: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第7條付款責任條款。
提單與物流場景
海運提單上的“運費付訖”(Freight Prepaid)表示運費已由托運人支付,區别于“運費到付”(Freight Collect)。此标注直接影響收貨人提貨權。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71條提單效力條款。
中文術語 | 英文對應 | 差異說明 |
---|---|---|
付訖 | Paid/Settled | 強調全額終結性支付 |
已付 | Paid | 泛稱支付完成,未必強調“全款” |
結清 | Cleared | 側重賬目核銷,不特指即時性 |
“部分付訖”(×)——付訖隱含“全額”屬性,部分支付應表述為“部分已付”(Partially Paid)。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訖”的釋義為“完結,截止”。
“付訖”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fù qì,主要用于財務或交易場景中,表示款項或事務的完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付訖”強調款項或事務的完結狀态,是財務流程中的重要術語。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或會計實務資料。
苯甲嗪抽象結構抽吸過濾唇向錯位單處理地方分權政策短頭的劍橋環建築物條例交流定弧熔接器焦糖甲烯天藍借方專欄浸沒燃燒式蒸發器脊柱旁的聚乙二醇4000柯楠定可詢問的類激素連續中子活化分析囊膨脹囊腫偏動失真青光眼的瓊脂電泳缺牙熔接用變壓器容器開口審計師天然氣中汽油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