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extraordinary gains and losses; extraordinary profit and loss
非常損益(Extraordinary Gains and Losses)指企業發生的與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且具有特殊性和非重複性的重大財務收益或損失。這些項目通常源于企業無法控制或罕見的外部事件,在利潤表中需單獨列示,以便更真實反映企業持續經營業務的盈利能力。
非經常性(Non-recurring)
事件或交易不屬于企業常規經營活動,預期不會頻繁發生。例如自然災害導緻的資産毀損、政府突發性征收補償等。
特殊性(Unusual Nature)
事件具有高度異常性,與企業正常經營環境無關。典型案例如外國政府的資産沒收、重大訴訟和解賠付等。
根據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30號——財務報表列報》,非常損益項目需在利潤表中單獨列報于"營業外收支"之後,并明确标注"其中:非常損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自2015年起已取消"非常項目"分類,但中國準則仍保留該概念以突出特殊事件的影響。
"非經常性損益"範圍更廣,包含非常損益及其他非日常項目(如資産處置損益);而非常損益特指性質特殊且不可預見的極端事件,認定标準更為嚴格(參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釋性公告第1號——非經常性損益》)。
權威來源:
非常損益是會計學中的專業術語,指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具有特殊性質且偶然發生的非經常性收支項目。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 基本定義
非常損益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2. 財務報表處理
這類項目需在收益表中單獨列示,以便報表使用者清晰識别其對企業利潤的影響。例如:企業因地震導緻的固定資産損失,需與主營業務收入分開展示。
3. 分析意義
由于非常損益不具持續性,投資者在評估企業盈利能力時通常會将其剔除,以更準确地預測未來收益和現金流。
補充說明
“損益”一詞在中文語境中泛指盈虧變動(如《易經》中的“損益盈虛”),但“非常損益”特指會計領域的非經常性項目。需注意不同國家會計準則的具體界定可能存在差異,例如美國APB第30號意見書對此有專門定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會計處理細節,可參考-3的財務報表案例說明。
貝葉斯估計标準稅率不可通約性擦過催化力跌豆甾烯醇個人數據系統公印固定長度編碼海葵形潰瘍赫姆斯氏包柔氏螺旋體混合煤氣發生爐加鉛苛性堿溶液快慢零電荷電勢面存儲密度尿生殖三角逆并接平順因數樸塞入原腸胚三年期保險費調整制散熱器的檔闆隨意收縮聽窩梯形波痛性牽連感覺未加工的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