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gway
筏道(fá dào)是水利工程中專門用于運輸木材等漂浮物的水工建築物,英文通常譯為"log chute"或"timber sluice"。其核心功能是通過人工或自然水力引導,實現原木、竹筏等物資的安全高效過壩。
從結構特征分析,筏道由進口段、槽身段和出口段三部分組成,槽身橫斷面多采用矩形或梯形設計,坡度控制在3%-10%之間以保證水流動力與運輸安全的平衡。根據《水工設計手冊》(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典型筏道的單寬流量計算公式為: $$ q = C sqrt{2g} H^{3/2} $$ 其中C為流量系數,H為堰上水頭。
在工程實踐中,中國三峽集團建設的五強溪水電站筏道系統最具代表性,其創新采用S型彎道緩沖設計,單日木材過壩量可達5000立方米(《中國水利工程案例集》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相較于船閘運輸方式,筏道可降低60%的運營成本,但需要嚴格遵循《SL 279-2016 水工隧洞設計規範》中的水流速度控制标準。
筏道是水利工程中用于運輸竹、木排(筏)過閘或過壩的專用水工建築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筏道通常建于水閘、大壩旁側或頂部,利用天然地勢形成斜坡狀結構,通過水力或自重實現竹木材料的運輸。其英文名稱為“logway”或“raft sluice”,屬于水工建築學科領域。
二、主要類型
三、結構組成 包含三個核心部分:
四、應用特點
優勢:運輸效率高、工程成本低、施工維護便捷。
局限性:受地形限制明顯,高壩建設中平面布置困難;枯水期易與灌溉、發電産生用水沖突。
五、擴展信息
可通過查看權威來源獲取更多技術參數及曆史應用案例。
安培數不健康擦油環産孢子的超行距走紙傳熱j因子慈愛單系列的肺内側段支氣管分類樹形結構分期認繳股款簿複合站鈣化不全釉柱核心程式的初始程式混合技術微電路技術流程克諾爾吡咯合成靈活規定内側皮支胼骶體橫紋前底支求根儀起止多諧振動器三個基底的設備目錄事實證明手搖幹濕球濕度計四點探查性切開外彙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