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nisioic acid
score; twenty
four
【醫】 quadri-; Quat; quattuor; tetra-
carbon
【化】 carbon
【醫】 C; carbon; carboneum
hexad; six
【醫】 hex-
【化】 olefine acid
二十四碳六烯酸(Tetracosahexaenoic Acid),即DHA(Docosahexaenoic Acid),是一種重要的長鍊多不飽和脂肪酸(ω-3系列),其化學結構包含24個碳原子和6個順式雙鍵(化學式:$ce{C24H36O2}$)。在漢英詞典中,該詞條通常對應英文術語"Docosahexaenoic Acid" 或縮寫"DHA",強調其作為必需脂肪酸的生物活性與生理功能。
結構特征
分子中存在6個雙鍵,首個雙鍵位于甲基端第3位(ω-3),屬于n-3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其系統命名為 (4Z,7Z,10Z,13Z,16Z,19Z)-Tetracosa-4,7,10,13,16,19-hexaenoic acid(CAS號:6217-54-5),常見于深海魚類、藻類及磷蝦等生物脂質中。
生理功能與權威研究
DHA是哺乳動物大腦皮層、視網膜光感受器及神經元細胞膜的核心結構脂質,占比大腦總脂肪酸約15%-20%,對視神經發育及認知功能具有關鍵作用。臨床研究證實其可調節脂代謝、抑制炎症因子生成(如TNF-α、IL-6),并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成人每日攝入200–500 mg DHA+EPA 以維持生理需求。
權威引用來源:
二十四碳六烯酸是一種長鍊多不飽和脂肪酸,其名稱解析和特性如下:
碳鍊長度與雙鍵數目
系統命名規則
根據IUPAC命名法,其全稱為順-6,9,12,15,18,21-二十四碳六烯酸,表示雙鍵起始于第6位碳,并每隔3個碳重複出現,屬于ω-3脂肪酸家族(第一個雙鍵距甲基端第3位)。
與DHA的區别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是更常見的ω-3脂肪酸,碳鍊長度為22,雙鍵位置為4,7,10,13,16,19,主要存在于海洋生物中,具有支持腦功能的作用。而二十四碳六烯酸多出2個碳原子,雙鍵位置後移,可能影響其生物活性。
與神經酸的差異
神經酸(順-15-二十四碳烯酸)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僅1個雙鍵),屬于ω-9系列,主要功能是修複神經細胞。相比之下,二十四碳六烯酸多出5個雙鍵,理化性質更不穩定,常溫下可能呈液态。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合成方法或具體功能,建議查閱專業文獻數據庫。
凹窪半支點臭氧化物镄氟化三茂镎福-謝二氏法高尚工業化的行政型态矽乙酸和顔悅色環形計算機換頁符甲吡啶價格堅挺的警衛口角連續分析鎂明礬逆流原理平均往來帳的平均餘額迫出前線任先程式庫日常英語收斂性判定準則酸性鉻橙天明脫硫液外禀光電發射完全性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