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nti-dumping
in reverse; on the contrary; turn over
【醫】 contra-; re-; trans-
dump; dumping; unload
【電】 dump
policy
【經】 policy
反傾銷政策(Anti-Dumping Policy)是指一國政府為保護本國産業免受進口商品低價傾銷的損害,依據國際貿易規則采取的貿易救濟措施。其核心在于通過征收反傾銷稅或其他限制性手段,抵消外國商品以低于正常價值的價格進入本國市場的行為。以下從法律定義、實施流程及影響三方面展開分析:
法律定義與依據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反傾銷協定》(Anti-Dumping Agreement),傾銷被定義為“出口價格低于正常價值”的行為。正常價值通常以出口國國内市場售價或生産成本加合理利潤計算。例如,中國《反傾銷條例》規定,當進口商品傾銷幅度超過2%,且對國内産業造成實質損害時,可啟動反傾銷調查。
實施流程與機構
以中國為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負責反傾銷調查,流程包括:
經濟影響與争議
反傾銷政策可短期内保護本國就業與産業(如歐盟對華光伏産品反傾銷案,但長期可能引發貿易摩擦。據WTO統計,2023年全球新發起反傾銷調查中,涉及鋼鐵、化工産品占比達65%。學界指出,濫用反傾銷措施可能扭曲市場競争,需平衡産業保護與消費者利益。
引用來源
反傾銷政策是國際貿易中用于應對外國商品低價傾銷的核心措施,其定義、實施方式和法律依據可綜合如下:
反傾銷政策指一國政府針對以低于正常價值(如本國市場價格或生産成本)出口的外國商品采取的抵制措施。主要目的是:
主要通過對傾銷商品征收反傾銷稅(進口附加稅),稅額通常為正常價值與傾銷價格的差額。例如美國規定,若進口商品到岸價低于出廠價即觸發反傾銷措施。
包括立案調查、初步裁定、終裁等階段。WTO還規定日落複審制度,要求反傾銷措施實施滿5年後需重新評估必要性。
盡管WTO試圖規範反傾銷,但各國常将其作為貿易保護工具。例如2009年中國曾對美國汽車和肉雞産品啟動反傾銷調查。
提示:如需了解具體案例或法律條文細節,可查看、3、9等來源。
阿托芬标準電纜波總和成本積累澄明度磁盤磁頭尋道大隱靜脈雕刻刀多路的反應時間梗阻性呼吸困難故障分析海柯精酸核配合加載試驗聚甲酸乙烯酯樹脂雷擊死顱垂直徑密封無液運轉尿布皮炎髂窩輕手輕腳日上三竿掃描輸入色譜用衰落範圍酸提取通貨膨脹受害人圖框間脈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