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roof by recursion
【計】 recursion; recurssion
prove; certify; argue; demonstrate; justify; manifest; testify; vouch
【計】 proofness; proving
【化】 proofing
【醫】 certificate; certify; proof
【經】 attest; attestation; authenticated; authentication; certification
certify; testimony
遞歸證明(Recursive Proof)是數學與計算機科學中基于遞歸結構的邏輯論證方法。該術語由"遞歸"(recursive)和"證明"(proof)構成,其中:
在數學基礎理論中,遞歸證明常采用數學歸納法,其典型結構包含:
計算機科學領域應用案例包括:
權威學術文獻中,遞歸證明與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存在深層聯繫。根據《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數理邏輯條目,遞歸可定義函數在形式系統内具有特殊證明地位。當前形式化驗證工具如Coq和Isabelle均已實現自動化遞歸證明機制。
遞歸證明是一種數學或邏輯學中常用的證明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将複雜問題分解為相似但更簡單的子問題”來完成論證。它通常包含兩個關鍵步驟:
1. 基例驗證(Base Case) 驗證命題在初始條件下成立(如n=1或最小規模的情況)。例如證明所有自然數具有某性質時,需先驗證該性質在n=1時成立。
2. 歸納步驟(Inductive Step) 假設命題在規模為k時成立(歸納假設),進而證明在規模為k+1時也成立。這種“假設前項成立以推導後項”的過程體現了遞歸特性,如數學歸納法。
特殊形式與擴展
注意事項
示例:證明$1+2+...+n = frac{n(n+1)}{2}$
基例:n=1時左邊=1,右邊=$frac{1×2}{2}=1$
假設n=k時成立,則n=k+1時左邊=原式+(k+1)=$frac{k(k+1)}{2}+(k+1)=frac{(k+1)(k+2)}{2}$,即符合右邊形式。通過這種遞歸分解完成證明。
半翅目邊界核查補體固定現象采礦者滴流床多用途的反還盤酚洗液負分支刮闆廣義代數翻譯程式活性氧試驗肌細胞核克式量濃度裂體吸蟲屬氯貝膽堿美國金屬學會黴菌性鼓膜炎民間慣例末子拟合模型偏端叢毛的欺瞞侵染若非叔醇數據定義數字域胎頭沖擊觸診威-布二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