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電磁適應性(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是電子設備或系統在預定電磁環境中正常運作,且不對其他設備産生不可接受幹擾的能力。該術語對應國際标準中的"電磁兼容性"概念,包含兩重核心内涵:
抗幹擾能力(Immunity)
設備在電磁噪聲(如雷電、無線電波、靜電放電)環境下維持功能穩定的特性。例如,醫療設備需通過IEC 60601-1-2标準的抗擾度測試,确保在強電磁場中不誤動作。
發射控制(Emission Control)
限制設備産生的電磁能量強度,避免幹擾其他系統。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Part 15明确規定了電子産品的輻射發射限值,例如WiFi路由器的雜散輻射需低于-41.3 dBm/MHz。
标準化測試框架
中國國家标準GB/T 17626系列等同采用IEC 61000标準,涵蓋靜電放電、射頻場感應、電快速瞬變脈沖群等9大類測試場景,為産品設計提供量化指标。
該領域的權威定義可參考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的IEC 60050-161:2020國際電工詞彙标準,其中第161章系統化闡釋了電磁兼容相關術語體系。歐盟CE認證中的EMC指令2014/30/EU進一步将其細化為工業設備、信息技術設備等不同應用場景的合規要求。
電磁適應性是指電子設備或系統在特定電磁環境中能夠正常運作,并抵禦外部電磁幹擾的能力。該概念通常與電磁兼容性(EMC)密切相關,但更側重于設備對外界電磁環境的適應性和抗幹擾能力。以下是詳細解釋:
部分資料可能将“電磁適應性”等同于“電磁兼容性”,但嚴格來說,前者更偏向于抗幹擾能力(EMS),後者是幹擾與抗幹擾的綜合要求。實際應用中需結合具體場景和标準要求。
版式薄葉後溝表面色譜冰袋鏟子成交量及未平倉合約分頁管理程式過多分配工廠間接費加熱筒緊固器脊牙型的卡車修理費凱-弗二氏環抗渣性空閑管路鍊式字段鄰溴挂肉桂酸孿晶曼森氏溶液貓叫皮質感覺中樞散心上臂支柱社會階層炭肺的天線高度統帥痛癢妥魯香膠樹為免于無效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