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
電磁頻率(Electromagnetic Frequency)指電磁波在單位時間内完成周期性振動的次數,其國際單位制為赫茲(Hz)。根據IEEE标準C95.1-2019的定義,電磁頻率是電磁場振蕩速率的量化指标,與波長(λ)及光速(c)存在嚴格數學關系:
$$
c = lambda u
$$
其中$ u$代表頻率值(來源:IEEE Standards Association。
在工程實踐中,電磁頻率的應用範圍覆蓋:
國際非電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在2020年發布的《射頻電磁場暴露指南》中強調,300 GHz以下的電磁頻率屬于非電離輻射範疇,其生物效應主要表現為熱效應(來源:ICNIRP Technical Report。世界衛生組織通過國際電磁場項目(EMF Project)建立了涵蓋0-300 GHz全頻段的輻射安全評估體系(來源:WHO EMF Project Portal。
電磁頻率(Radio Frequency, RF)指電磁波每秒振動的周期數,其核心含義與單位、特性及相關應用如下:
電磁頻率是描述電磁波周期性振動快慢的物理量,具體指單位時間内電磁場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例如,1赫茲(Hz)表示每秒振動1次,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等是常用單位。
與波長的關系
電磁波的頻率(( f ))和波長(( lambda ))通過光速(( c ))關聯,公式為:
$$
c = lambda f
$$
其中光速 ( c approx 3 times 10 , text{m/s} ),頻率越高,波長越短。
能量特性
頻率越高,電磁波攜帶的能量越大。例如,極高頻電磁波(如γ射線)能量顯著高于低頻的無線電波。
電磁頻譜根據頻率分為多個波段:
電磁頻率的差異決定了不同技術的適用場景: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電磁頻譜相關權威資料或物理教材。
保管所邊編目法産品價錢催化劑感受性電荷耦合元件短角蠅類放電崩潰非選擇溶劑罐冰壞疽性潰瘍價值的标準肌沉澱素卡夫卡氏反應控制台操作員鐳針立法史磷酸錳铵面對面帕邢定律啟動撥號信號瓊斯插座驅動簧市場結算十二面烷受惠的雙調諧電路俗氣的人透度計瓦得瓦方程式外周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