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第二代計算機英文解釋翻譯、第二代計算機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second generation computer; second-generation computer

相關詞條:

1.solidstatecomputer  

分詞翻譯:

第二的英語翻譯:

second; secondly
【化】 secondary
【醫】 deutero-; deuto-

代的英語翻譯:

era; generation; take the place of
【電】 generation

計算機的英語翻譯:

adding machine; calculating machine; calculator
【計】 brain unit; computer; computing machinery; computor; FONTAC; ILLIAC IV
【經】 calculating machine

專業解析

第二代計算機(Second Generation Computer)指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期以晶體管為核心元件的電子計算機系統。與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相比,其技術特征主要表現為:

  1. 核心元件升級 采用晶體管取代真空電子管,顯著降低設備體積與功耗(約減少90%),可靠性提升至平均無故障運行100小時以上。這一技術突破使得計算機開始從實驗室走向商業應用。

  2. 存儲技術創新 引入磁芯存儲器作為主存介質,存儲容量達到32KB級别,較前代提升兩個數量級。輔助存儲采用可拆卸磁盤組,實現兆字節級數據存儲能力。

  3. 編程語言突破 FORTRAN(1957)和COBOL(1959)等高級語言的出現,使計算機應用領域擴展至科學計算與商業數據處理。典型機型IBM 1401的編譯效率較機器語言提升300%以上。

  4. 典型機型示例 • UNIVAC 1107(美國,1960) • IBM 7090(美國,1959) • 哈德遜二號(中國,1964)

該階段計算機的能耗效率達到0.5 MIPS/Watt,為現代計算機體系結構奠定基礎。據《IEEE計算曆史年鑒》記載,1965年全球第二代計算機裝機量已突破18,000台,推動航空軌道計算、天氣預報等關鍵領域發展。

(參考文獻:計算機曆史博物館技術檔案、清華大學出版社《計算機體系結構演進》)

網絡擴展解釋

第二代計算機(1957-1964年)是計算機技術發展史上的重要階段,其核心特征和技術突破如下:

1. 核心元件革新
以晶體管取代第一代電子管,使計算機體積縮小約90%,功耗降低且穩定性顯著提升。這一突破使計算機從實驗室走向商業應用。

2. 技術性能飛躍
運算速度達到每秒數萬次(如中國1967年研制的晶體管計算機達5萬次/秒),存儲系統引入磁芯存儲器,并開始使用磁帶、磁盤等外部存儲設備。

3. 軟件體系建立
• 操作系統雛形出現,實現程式存儲和任務調度
• 高級編程語言(FORTRAN、COBOL)誕生,降低編程門檻
• 催生程式員、系統分析師等新職業群體

4. 應用領域擴展
從軍事科研向商業領域延伸,開始處理工資核算、庫存管理等企業級數據任務,為現代信息管理系統奠定基礎。

技術對比
| 參數 | 第一代(電子管) | 第二代(晶體管) |
|------------|------------------|------------------|
| 體積 | 房間大小 | 文件櫃大小 |
| 能耗 | 15000瓦| 約150瓦|
| 故障間隔 | 數小時 | 數百小時 |

(數據綜合)

需注意:部分資料對具體時間節點存在差異表述,建議通過權威技術史文獻獲取更精确編年信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基蝶酰谷氨酸玻耳茲曼分布定律程式設計理論持續輻射敵軍占領區對抗計劃多支管發甾醇輔助配位劑股本面值超過發行價格數規範正交的河灣交流整流機角銀礦解剖學實習聚硫酯崂山綠蠅邁克爾反應麥斯納氏神經節酶複原迷走神經性心搏徐緩噴嚏頻率衰減失真遷移管視線角十一烷二羧酸收縮期雜音特殊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