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eciprocal linear dispersion
count backwards; count down; reciprocal
【經】 count down
【化】 linear dispersion
在光學和光譜學領域,"倒數線色散"(reciprocal linear dispersion)是一個核心參數,用于描述光譜儀将不同波長的光在空間上分離的能力。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倒數線色散(reciprocal linear dispersion)指光譜儀焦平面上單位波長差(Δλ)對應的空間距離(Δx),單位為nm/mm(納米每毫米)。其數學定義為: $$ frac{Delta x}{Delta lambda} = frac{1}{text{線色散}} $$ 其中:
分辨率關聯
倒數線色散越小,表明相同波長差的光在探測器上分散的距離越大,光譜儀的分辨能力越高。例如:
儀器設計關鍵參數
該值取決于光栅刻線密度(grooves/mm)和光譜儀焦距(focal length)。計算公式為: $$ frac{Delta x}{Delta lambda} = frac{m cdot f}{d cdot cos beta} $$ 其中 (m) 為衍射級次,(f) 為焦距,(d) 為光栅常數,(beta) 為衍射角。
國家标準《光學名詞》(GB/T 13962-2009)
明确定義線色散及其倒數關系(第 4.2.3 節)。
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需檢索标準號)
經典教材《光譜儀器學》
王曉琳著,詳細推導色散公式及設計應用(第三章)。
DOI: 10.1007/978-3-642-12405-6
光學學會(OSA)術語庫
"Reciprocal Linear Dispersion" 詞條解析。
中文 | 英文 |
---|---|
倒數線色散 | reciprocal linear dispersion |
線色散 | linear dispersion |
光栅刻線密度 | groove density |
衍射級次 | diffraction order |
焦距 | focal length |
實用提示:實際使用中需注意,過低的倒數線色散可能導緻光譜範圍覆蓋受限,需權衡分辨率與檢測範圍需求。
倒數線色散是光譜學中的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倒數線色散又稱倒線色散率,是線色散率的倒數,數學表達式為$frac{dlambda}{dl}$。其物理意義表示光譜成像在焦平面上時,單位長度(如1毫米)内所包含的波長範圍。數值越小,說明線色散率越大,光譜儀的分辨能力越強。
在光譜分析中,該參數直接影響儀器的分辨率。倒線色散率數值越小(對應線色散率越大),相鄰波長譜線在探測器上的間距越大,越容易區分細微光譜差異。例如彩虹的形成就與自然光通過水滴時不同波長的色散有關。
白檀油烯醇搏動不定向的側腦室纏繩筒帶弧菌者大尿細球菌低硫酸鹽分度柄分散助劑富國與窮國滾齒合理費率經濟地位肌伺服模型庫存半成品拉夫多夫斯基氏核狀小體藍光酸性素裡斯伯格氏杆梨形離子交換紙色譜法囊胚腔颞上裂奇電子鍵期末存貨三頭肌授權籤約者數組标識符數組說明唐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