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漠憂郁症英文解釋翻譯、淡漠憂郁症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cedia
分詞翻譯:
淡漠的英語翻譯:
dim; faint; indifferent
【醫】 apathia; apathy
憂郁症的英語翻譯:
【醫】 barythymia; lypemania; lyperophrenia; lypothymia; melancholia
tristimania
專業解析
淡漠憂郁症(Apathetic Depression)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解析
術語定義 (Term Definition):
- 中文: 淡漠憂郁症
- 英文: Apathetic Depression
- 核心含義: 指一種以顯著的情感淡漠(缺乏情感反應、興趣和動機)為主要特征,同時伴隨憂郁(情緒低落、絕望感)症狀的抑郁症亞型或表現狀态。患者表現出對周圍事物漠不關心、缺乏動力和目标導向行為,同時内心體驗痛苦、悲傷或空虛。
核心特征 (Core Characteristics):
- 情感淡漠 (Apathy): 這是最突出的症狀。表現為:
- 動機缺乏 (Lack of Motivation): 難以啟動或堅持目标導向的活動(工作、學習、社交、個人護理)。
- 情感遲鈍/平淡 (Emotional Blunting/Flatness): 情感體驗和表達顯著減少,對積極或消極事件反應微弱。
- 興趣減退 (Loss of Interest): 對以往熱衷的活動、愛好失去興趣和愉悅感。
- 社交退縮 (Social Withdrawal): 主動減少或回避社交互動。
- 目标感缺失 (Lack of Goal-directed Behavior): 對未來缺乏規劃或追求目标的動力。
- 憂郁症狀 (Depressive Symptoms): 在淡漠的基礎上,通常伴隨以下典型抑郁症狀:
- 情緒低落 (Depressed Mood): 持續的悲傷、空虛、絕望感。
- 精力減退/疲勞 (Loss of Energy/Fatigue): 即使休息後也難以緩解的疲倦感。
- 無價值感或過度内疚 (Feelings of Worthlessness or Excessive Guilt): 對自我評價過低或有不恰當的負罪感。
- 認知功能損害 (Cognitive Impairment): 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決策困難。
- 睡眠障礙 (Sleep Disturbance): 失眠(難以入睡、早醒)或嗜睡。
- 食欲/體重變化 (Appetite/Weight Changes): 顯著減輕或增加。
- 死亡或自殺念頭 (Thoughts of Death or Suicidality): 在嚴重時可能出現。
臨床表現與區分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 淡漠憂郁症患者可能不像典型抑郁症患者那樣表現出明顯的悲傷哭泣或強烈的情緒波動,其外在表現更接近于“冷漠”或“懶散”,容易被誤解為性格問題或意志薄弱。然而,其内在的痛苦體驗(憂郁)是真實存在的。
- 它需要與單純的“淡漠綜合征”(可由神經系統疾病如癡呆、帕金森病、中風等引起)相鑒别。在淡漠憂郁症中,淡漠是抑郁症整體臨床表現的一部分,而非獨立存在或由其他神經系統疾病直接導緻。
病理機制 (Pathophysiology - 簡述):
- 研究認為,淡漠憂郁症可能與大腦特定環路的功能異常有關,特别是涉及動機、獎賞處理和目标導向行為的前額葉皮層(尤其是背外側前額葉和眶額葉皮層)與前扣帶回皮質、基底神經節(尤其是伏隔核)之間的連接。這些區域的神經遞質(如多巴胺、5-羟色胺)功能失調被認為是核心機制之一。神經影像學研究支持了這一觀點。
診斷參考 (Diagnostic Reference):
- 淡漠憂郁症并非一個獨立的診斷類别。在現行的主要診斷系統中:
- DSM-5 (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五版): 将其視為重性抑郁障礙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的一種臨床表現亞型或症狀特征。診斷需滿足MDD的核心标準,并特别強調淡漠症狀的突出性。美國精神病學協會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發布的DSM-5是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
- ICD-11 (國際疾病分類 第十一版): 同樣将其歸類于“抑郁障礙”之下,作為描述抑郁發作時可能伴隨的重要症狀維度之一。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發布的ICD-11是全球通用的疾病分類标準。
- 臨床評估需詳細詢問淡漠(動機、情感、興趣、目标行為)和憂郁(情緒、認知、軀體症狀)的具體表現、嚴重程度及持續時間,并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如軀體疾病、物質濫用、其他精神障礙)。
權威來源參考 (Authoritative References):
- 美國精神病學協會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13).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 Arlington, VA: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DSM-5标準來源)
-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1th Revision). (ICD-11标準來源)
- Marin, R. S. (1991). Apathy: A neuropsychiatric syndrome. The Journal of Neuro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3(3), 243–254. (關于淡漠的經典神經精神病學論述)
- Levy, R., & Dubois, B. (2006). Apathy and the functional anatomy of the prefrontal cortex–basal ganglia circuits. Cerebral Cortex, 16(7), 916–928. (闡述淡漠的神經解剖機制)
- 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第二版)工作專家組. (2015). 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華精神科雜志, 48(4), 199-205. (中國指南提及抑郁障礙的不同症狀表現,包含淡漠維度)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淡漠憂郁症”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淡漠憂郁症”更準确的臨床表述應為淡漠型抑郁,屬于抑郁症的特殊亞型。患者主要表現為情感麻木和持續性冷漠狀态,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和情感反應,但不同于典型抑郁症的自我否定或焦慮症狀。
二、核心特征(與普通抑郁症對比)
-
情感表現
- 淡漠型:情感麻木、無動于衷,無明顯悲傷或焦慮。
- 普通抑郁症:顯著情緒低落、自責、絕望感,可能伴隨焦慮。
-
行為表現
- 淡漠型:沉默寡言、活動減少,但無自殘/自殺傾向。
- 普通抑郁症:可能出現自罪觀念、自殺念頭或行為。
-
認知功能
- 兩者均可能出現思維遲緩、注意力下降,但淡漠型患者更傾向于“空白”狀态而非過度消極思考。
三、可能成因
目前尚無明确結論,推測與以下因素相關:
- 長期壓力導緻的情緒耗竭
- 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功能異常
- 心理防禦機制(通過情感隔離緩解痛苦)
四、治療建議
需結合心理幹預與醫學評估:
-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療法(CBT)改善情感隔離狀态。
- 藥物輔助:若确診為抑郁症亞型,可考慮調節神經遞質的藥物。
- 社會支持:通過漸進式社交活動重建情感聯結。
提示:若出現持續情感麻木超過2周,建議前往精神科或心理門診進行專業評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全運行從事航海事業的大腦中心學說膽囊下垂砥石結晶發電動機非染色質的複位線負債的功能部門函數程式焊液火燒驅油交貨共同條件精巧的拒染細胞母丁香耐酸水泥内陣列擴展尼菲黴素濃陰影勸阻蜂音曲柄軸承掃描延展器山幹尼沙門氏菌食品膳食學雙醋酚丁同視三棱器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