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從犯行為英文解釋翻譯、從犯行為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accessory act

分詞翻譯:

從犯的英語翻譯:

accessary; accessary criminal; accessorial
【法】 accession offender; accessory to a crime; accomplice
accomplice under duress; assisting offender

行為的英語翻譯:

act; behavior; deed; conduct; dealing; demeanour; deportment
【計】 behaviour
【化】 behaviour
【醫】 behavior; praxis

專業解析

在漢英法律術語對照框架下,"從犯行為"(accomplice liability)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輔助作用的違法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7條,從犯需滿足兩個核心要件:主觀上明知主犯的犯罪意圖,客觀上實施了幫助、教唆或促成犯罪行為。

該行為的英文定義在Black's Law Dictionary中表述為:"A person who aids or abets the commission of a crime, either before or during its occurrence, with the intent to facilitate the offense"(第11版)。其法律特征包含三項要素:1)存在主犯罪行為;2)協助行為與主犯罪存在因果關系;3)具備共同犯罪故意。

比較法視角下,《元照英美法詞典》特别指出,英美法系中的從犯責任(accessorial liability)包含三種形态:1)物理協助(physical assistance);2)心理支持(psychological support);3)不作為型幫助(failure to prevent crime when under legal duty)。這與大陸法系的分類存在程式法層面的差異。

在量刑層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從犯通常可減少基準刑的20%-50%。但美國《聯邦量刑指南》§3B1.2規定,次要角色(minor role)僅可降2-4級量刑等級,顯示兩大法系對從犯處罰力度的顯著差異。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中國《刑法》及相關法律解釋,“從犯行為”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輔助作用的犯罪行為。以下從定義、行為類型及法律後果三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一、定義與法律依據

從犯是相對于主犯存在的概念,需滿足兩個核心條件:

  1. 共同犯罪前提:必須存在于兩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的情形中;
  2. 作用程度:在犯罪活動中僅發揮次要或輔助作用,不主導犯罪進程。

法律依據為《刑法》第二十七條,明确規定從犯的認定标準及處罰原則。


二、行為類型

從犯行為可分為兩類:

  1. 次要作用
    指在犯罪實施中處于從屬地位,例如:

    • 執行主犯安排的特定任務(如望風、傳遞消息);
    • 參與部分犯罪環節,但對整體結果影響較小。
  2. 輔助作用
    指為犯罪提供便利條件但不直接參與實行,例如:

    • 提供犯罪工具、資金或場所;
    • 協助排除障礙(如破壞監控設備);
    • 策劃階段提出非關鍵性建議。

三、法律後果

根據《刑法》規定,對從犯采取從寬處罰原則:

例如,若從犯僅提供一把刀具而未參與傷人,可能免除處罰;若參與搶劫但未實施暴力,則可能減輕刑罰。


補充說明

需注意從犯與脅從犯(被脅迫參與犯罪)的區别:後者因受脅迫可進一步減輕或免除處罰(《刑法》第二十八條)。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打壞單子葉植物綱低放射性水平廢物共轭算子光子活化分析骨縫韌帶紅通通劃線者假名字角豆樹加權點方案吉貝油決算時期靈魂鉚釘托蜜蠟怒不可遏迫在眉睫的危險前向部份旗鼓相當的競争熔點乳腺小葉砂輪修整器聲頻變量器神經胚十八進制的四十烷基鎖緊套退料單尾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