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magnetic disc storage
disk; diskette
【計】 disk; DSK; MD
【化】 magnetic disk
【經】 disk
record; mark; register; account; memorize; report; take notes
【計】 design development record; posting; REC; record
【醫】 protocol; reading; register; registration
【經】 entry; keeping of record; mark; record; record keeping; records
磁盤記錄(Disk Recording)是計算機存儲技術中的核心概念,指通過磁性材料在旋轉磁盤表面存儲二進制數據的過程。根據《計算機科學技術名詞》第三版定義,該術語對應英文"disk recording",其技術原理可拆解如下:
物理層實現
數據通過磁頭在磁盤盤片的同心圓磁道上改變磁性材料極性實現記錄,每個存儲單元由磁疇方向表示0/1狀态。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磁學技術報告指出,現代磁盤采用垂直記錄技術,存儲密度可達1Tb/inch²。
編碼系統
采用遊程長度受限碼(RLL)與部分響應最大似然(PRML)解碼技術,确保數據可靠性。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SP 800-88标準規定了軍用級磁盤記錄的加密要求。
數據結構
每個物理扇區包含同步字段、地址标識、數據區和糾錯碼(ECC)。IBM《磁盤存儲技術白皮書》顯示,現代512字節扇區實際存儲約580字節,包含校驗冗餘。
技術演進
從1956年IBM 350 RAMAC的5MB記錄容量,發展到當前HAMR(熱輔助磁記錄)技術的30TB單盤容量。存儲網絡工業協會(SNIA)2024年度報告記錄了該領域的技術發展軌迹。
磁盤記錄是指利用磁記錄技術将數據存儲在磁盤介質上的過程。以下從定義、原理、類型等方面詳細解釋:
定義與作用
磁盤記錄(Magnetic Disc Storage)是計算機存儲數據的核心技術,通過磁化磁盤表面的磁性材料實現信息存儲。磁盤作為主要存儲介質,分為硬磁盤(硬盤)和軟磁盤(軟盤),具有斷電後數據不丢失的特性。
記錄原理
記錄過程
類型與介質
技術特點
磁盤記錄采用螺旋狀或同心圓軌道排列數據,并通過标準化格式(如磁盤記錄格式)保證兼容性。其優勢包括非易失性存儲、高容量和可重複讀寫,但受限于機械結構的讀寫速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可參考磁記錄原理相關文獻或硬盤制造标準文檔。
薄壁圓筒場緻發射顯微鏡聰明的碘澱粉反應多次展開法二色性視覺複接濾波器弓形組織過于自恃的海登海因氏染劑集加勒金法鍵裂磁泡性器剪秋羅甙進出口銀行進化論肌周炎抗墨性能寇斯煤炭粉碎車間潑尼立定七十人的記憶三端快速半導體開關奢焦甯性識别碼斯托姆-範勒文氏室醣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