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drum mark
【計】 drum; magnetic drum
【化】 magnetic drum
mark; sign; symbol; badge; earmark; tag
【計】 badge; benchmarking; F; L; labelling; marker; sentinel; tag; tagging
【化】 code; mark; marks; stamping; tag; tagging
【醫】 labelling; Sig.; signa; signature; symbol
【經】 mark; marking
磁鼓标記(Magnetic Drum Marker)是早期計算機存儲技術中的關鍵部件,指在磁鼓存儲器表面通過磁化方式記錄數據的物理标識。作為旋轉圓柱形存儲介質,磁鼓表面被劃分為若幹同心磁道,每個磁道通過電磁頭進行讀寫操作。其标記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通過預設磁化區域實現數據定位,二是作為同步信號源協調讀寫頭與旋轉鼓面的機械運動時序。
根據《IEEE計算機曆史期刊》記載,該技術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主要應用于IBM 650等早期計算機系統。磁鼓标記的存儲密度可達每平方英寸20比特,旋轉速度通常為每分鐘12,500轉,數據存取時間取決于标記位置的角位移量。在工程技術領域,這種标記機制為後續磁盤存儲技術奠定了磁記錄原理基礎,其核心公式可表示為: $$ tau = frac{theta}{2pi N} $$ 其中$tau$為存取延遲,$theta$為目标标記的角位移,$N$為磁鼓轉速(轉/秒)。該公式由計算機存儲先驅Jakob Ahlers在1956年提出,收錄于《電子工程基礎》教材第三章。
“磁鼓标記”(drum mark)是計算機存儲技術中的一個術語,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如需進一步了解磁鼓工作原理或具體應用案例,可查閱計算機存儲技術發展史相關文獻。
巴巴蘇仁油不可數的不來梅藍初級繼電器單眼偏盲丁鄰酮酸發癬廢墟伏殺硫磷高壓反應器公害法股利帳戶行為模型活梯假設性形式繼發性支氣管炎計數率計卡普斯氏反射口頭練習跨二極管苦境力求皮神經前腦内側束清潔區丘腦髓紋取出卷軸三極管氣體裡射十七酸鹽鐵路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