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edekind cut
put on; wear
heart; mind; morals; virtue
aurum; gold; golden; metals; money
【化】 gold
【醫】 Au; auri-; auro-; aurum; chryso-; gold
cut; scalpel; shear; skive
【建】 cropping
戴德金割(Dedekind Cut)是實數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由德國數學家理查德·戴德金(Richard Dedekind)于1872年提出,旨在通過有理數集嚴謹地構造實數。其定義與性質如下:
戴德金割是将有理數集 (mathbb{Q}) 劃分為兩個非空子集 (A) 和 (B),滿足以下條件:
例如,定義 (sqrt{2}) 的戴德金割為:
每個戴德金割唯一對應一個實數:
中文術語 | 英文術語 |
---|---|
戴德金割 | Dedekind Cut |
有理數集 | Set of Rational Numbers |
分割 | Partition |
上/下集合 | Upper/Lower Set |
實數連續性 | Continuity of Real Numbers |
戴德金割解決了實數的連續性問題,填補了有理數集的間隙(如無理數),為微積分奠定了嚴格基礎。其核心公式可表述為: $$ forall a in A, b in B implies a < b quad text{且} quad sup A = inf B. $$
Dedekind, R.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Numbers (1872),首次提出分割概念。
Dedekind’s Contributions to the Foundations of Mathematics (詳述其數學哲學背景)
Rudin, W. Principle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Chapter 1),使用戴德金割定義實數系。
戴德金分割是德國數學家戴德金(Richard Dedekind)在1872年提出的一種實數定義方法,通過有理數的精确分割填補數軸上的“空隙”,從而嚴謹地構建實數體系。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将所有有理數分為兩個非空集合A和B,滿足以下條件:
這種分割記作(A, B),每個分割對應一個實數。若分割點恰為有理數,則對應有理數;若分割點處于有理數的“空隙”中,則對應無理數。
對應有理數的分割
例如,将有理數分為A={x | x≤1}和B={x | x>1},分割點為有理數1。此時A有最大元素1,而B無最小元素。
對應無理數的分割
以√2為例:
将數軸想象為一根标有所有有理數的繩子,用“剪刀”在任意位置剪斷:
現代數學進一步發現,有理數的“縫隙”中可能存在更複雜的結構(如超實數),但戴德金分割仍是實數理論的核心工具。
安全率半獨立國家抱着逗弄丙烯酰基鉑環晁模基電動音叉電聲性能附帶債務符號觸發器共析體慣性撞擊古布雷氏偏癱鼓風冶礫活組織顯微鏡角式往複壓縮機結晶斷面可靠性評估冷空氣通風道脈沖重複頻率模型制造鈕式引流法頻率成份髂轉子韌帶生物堿試劑事務處理執行實質性的虛僞陳述順水推舟熟油完整包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