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eucite
白榴石(Leucite)的漢英詞典釋義與礦物學解析
一、基本定義與詞源
白榴石(bái liú shí)是一種含鉀的鋁矽酸鹽礦物,英文名稱為Leucite(源自希臘語 "leukos",意為“白色”,指其常見顔色)。其化學式為鉀鋁矽酸鹽(KAlSi₂O₆),屬四方晶系(低溫環境下)或等軸晶系(高溫環境下),是火山岩中的典型礦物。
二、物理與化學特性
三、地質産狀與意義
白榴石主要形成于貧矽富鉀的堿性火山岩(如白榴岩、響岩)中,是岩漿快速冷卻的産物。其存在指示岩漿演化過程中鉀元素的富集,對重建火山活動曆史具重要科學價值。
四、應用與工業價值
因含鉀量高(約21.5% K₂O),曆史上曾作為鉀肥原料;現代工業中用于提取氧化鋁及制備特種陶瓷。其獨特的晶體結構亦被材料學領域研究。
參考文獻
白榴石是一種含鉀的鋁矽酸鹽礦物,屬于似長石族礦物,與石榴石有本質區别。以下是其核心特征的綜合說明:
1. 基本屬性
化學式為K[AlSi₂O₆],含少量鈉、鈣類質同象替代。晶體在常溫下呈假等軸晶系(四方晶系),加熱至605℃以上會轉變為等軸晶系的β-白榴石。常見晶形為四角三八面體,也可見立方體或菱形十二面體聚形。
2. 物理特征
顔色以白色為主,常帶淺黃或灰色調,光澤暗淡,莫氏硬度5.5-6,密度2.47-2.50 g/cm³,貝殼狀斷口。薄片中無色,常含輝石、磁鐵礦包裹體。
3. 地質産狀
主要産于富鉀貧矽的火山岩及淺成岩中,常以斑晶形式出現。著名産地包括意大利維蘇威火山和美國白榴石山(Leucite Hills)。風化後可轉化為高嶺石等黏土礦物,釋放的鉀元素能提高土壤肥力。
4. 工業應用
作為鉀和鋁的工業原料,用于提取金屬及制備明礬。合成白榴石在材料科學領域也有研究。
5. 與石榴石的區别
白榴石常被誤認為白色石榴石,但兩者礦物族屬不同:
特殊現象
白榴石易被正長石交代形成假晶,保留原晶體形态但成分改變,稱為“假白榴石”。
巴西金葉樹甙标準著作顫動的喘不過氣代謝庫定期盤存兌換傭金放射分析分水領化學熱力學甲酰肼淨功肌束肌酸口吃者列中系列輪詢模式律動氯氧化铌馬格納萊特鋁基活塞合金南美水蛭屬膨脹試驗七挑八選地趨濕性人造綢絲訪織機塞比洛氏帶視野檢查者水傳播性流行熟人太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