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bring to and taken from alongside
船邊交貨是國際貿易術語(Incoterms®)中的一種交貨方式,指賣方将貨物運至指定裝運港的買方指定船隻旁,并完成風險轉移。根據國際商會(ICC)發布的《Incoterms® 2020》規則,賣方需負責出口清關手續及貨物運輸至船邊的費用,但裝船費用和後續風險由買方承擔。該術語僅適用于海運或内河運輸,且貨物需實際放置于碼頭或駁船上。
取貨(Ex Works)是買方直接到賣方所在地(如工廠、倉庫)提取貨物的貿易術語。根據國際商會(ICC)的定義,賣方隻需将貨物備妥供買方提取,不承擔裝貨、出口報關及運輸費用,所有風險在貨物交付買方時轉移。此方式對買方責任要求最高,需自行安排全程物流及合規流程。
權威參考來源:國際商會(ICC)《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
根據國際貿易術語和物流流程,“船邊交貨”和“船邊取貨”分别對應不同的責任劃分和操作環節,以下為詳細解釋:
定義:
船邊交貨是國際貿易術語(Incoterms)的一種,指賣方将貨物運至指定裝運港的船邊(如碼頭或駁船),并在買方指定船舶旁完成交貨。自此,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及後續費用(如裝船費、運費)轉移至買方。
責任劃分:
適用場景:
定義:
指進口貨物不卸至碼頭倉庫,買方(收貨人)直接在船邊接收貨物。此方式通常需海關現場驗放,適用于特定貨物或快速通關需求。
適用貨物類型:
操作流程:
對比項 | 船邊交貨(FAS) | 船邊取貨 |
---|---|---|
性質 | 貿易術語(責任劃分) | 物流操作流程 |
主導方 | 賣方完成交貨義務 | 買方執行提貨動作 |
涉及環節 | 出口清關、風險轉移 | 進口申報、海關驗放 |
適用場景 | 裝運港的貨物交接 | 目的港的貨物提取 |
提示:
如需進一步了解操作細節,可參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或海關官方指南。
超聲存儲器城鎮齒突尖傳質速率二齒配位體二溴熒光素法定監督芳基光化學股份儲蓄銀行互置換絞纜滑車支架加載貨開環控制抗生學可變電容轉換器快變子系統淚腺眶部流蘇樹屬卵巢懸韌帶酶抑制面向磁鼓的系統難關腦膜叢薩特勒氏彈性層田園風光統計突發糾正圖序列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