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輸協議數據單元英文解釋翻譯、傳輸協議數據單元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
分詞翻譯:
傳輸的英語翻譯:
transmission; transmit
【計】 transfers; transmission; transput; X; XFER
協議的英語翻譯:
agree on; agreement; confer; deliberation
【計】 protocol
【經】 agreement; assent; composition; treaty
數據單元的英語翻譯:
【計】 data cell; DC
專業解析
在計算機網絡領域,“傳輸協議數據單元”對應的英文術語是Protocol Data Unit (PDU)。它是協議棧中特定層的數據封裝格式,是通信雙方在某一協議層進行交換的基本信息單位。
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核心概念:分層封裝
- 網絡通信采用分層模型(如OSI模型或TCP/IP模型)。每一層都為其上層提供服務,并使用其下層的服務。
- 當應用數據從發送端自上而下傳遞時,每一層都會在接收到的數據(稱為服務數據單元 - Service Data Unit, SDU)前(有時也在後)添加本層協議所需的控制信息(如地址、校驗和、序列號等),形成一個新的、包含本層信息的完整數據塊。這個新生成的數據塊就是該層的PDU。
- 簡單說:PDU = 本層頭部信息 + 上層傳來的SDU(即上層的PDU) + (可能的尾部信息)。
-
PDU在不同層的具體名稱
- 在不同協議層,PDU有特定的名稱,這反映了其功能和封裝内容:
- 物理層 (Physical Layer): PDU 稱為比特 (Bit) 或符號 (Symbol)。這是數據在物理介質上傳輸的實際電信號或光信號形式。
- 數據鍊路層 (Data Link Layer): PDU 稱為幀 (Frame)。幀包含源和目的物理地址(MAC地址)、控制信息和數據(通常是網絡層的PDU),以及用于錯誤檢測的幀校驗序列(FCS)。例如,以太網幀(IEEE 802.3)。
- 網絡層 (Network Layer): PDU 稱為分組/包 (Packet)。包包含源和目的邏輯地址(如IP地址)、控制信息(如生存時間TTL)和數據(通常是傳輸層的PDU)。例如,IP數據包(RFC 791)。
- 傳輸層 (Transport Layer): PDU 稱為段 (Segment) - TCP 或數據報 (Datagram) - UDP。段/數據報包含源和目的端口號、序列號、确認號(TCP)、校驗和以及數據(通常是應用層的PDU)。例如,TCP段(RFC 793)。
- 應用層 (Application Layer): PDU 通常稱為消息 (Message) 或應用協議數據單元 (APDU)。這是應用程式之間交換的實際信息,如HTTP請求/響應、FTP命令/數據、DNS查詢/響應等。
-
關鍵作用
- 标準化通信: PDU定義了協議層之間交換數據的統一格式,确保通信雙方能夠正确理解彼此發送的信息。
- 封裝控制信息: 通過在SDU前添加頭部(和尾部),PDU承載了實現本層功能(如尋址、路由、流量控制、差錯控制、分段/重組等)所必需的控制信息。
- 解封裝: 接收端收到數據後,自下而上逐層處理。每一層剝離本層的頭部(和尾部),提取出SDU(即上層的PDU),并将其傳遞給上層協議處理。這個過程稱為解封裝。
“傳輸協議數據單元”(Protocol Data Unit, PDU) 是計算機網絡協議棧中特定層次上定義和使用的、包含本層控制信息(頭部/尾部)和上層數據(即上層的PDU)的格式化數據塊。它是協議實體之間交換信息的标準單位,是實現分層通信和網絡功能(如尋址、路由、可靠傳輸)的基礎。PDU在不同層有不同的具體名稱(如幀、包、段/數據報、消息)。
網絡擴展解釋
傳輸協議數據單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是計算機網絡協議分層架構中的核心概念。它描述的是某一協議層在通信過程中處理和傳輸的數據單位,不同協議層對PDU的命名和結構不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PDU是協議層之間交換的數據塊,包含本層的控制信息(如頭部/尾部)和有效載荷(Payload)。其核心作用是:
- 實現協議層的封裝與解封裝,例如傳輸層會将應用層數據添加TCP/UDP頭部形成PDU;
- 通過控制信息完成差錯檢測、流量控制、路由選擇等功能。
2.不同協議層的PDU形式
協議層(OSI模型) |
PDU名稱 |
典型示例 |
應用層 |
消息(Message) |
HTTP請求/響應報文 |
傳輸層 |
段(Segment) |
TCP段(含序列號、端口號等) |
網絡層 |
包/分組(Packet) |
IP數據包(含源/目的IP地址) |
數據鍊路層 |
幀(Frame) |
以太網幀(含MAC地址) |
物理層 |
比特(Bit) |
二進制信號流 |
3.PDU的封裝過程
以發送電子郵件為例:
- 應用層:生成郵件内容(消息)→ 添加SMTP頭部;
- 傳輸層:将消息封裝為TCP段 → 添加端口號和校驗和;
- 網絡層:封裝為IP包 → 添加IP地址;
- 數據鍊路層:封裝為幀 → 添加MAC地址;
- 物理層:轉換為比特流通過物理介質傳輸。
4.與SDU的區别
- 服務數據單元(SDU):上一層傳遞給當前層的數據(未添加本層控制信息);
- PDU:當前層将SDU封裝後形成的完整數據單元。
例如:傳輸層将應用層的SDU(消息)封裝為TCP段(PDU)。
5.實際應用場景
- TCP重傳機制:通過PDU中的序列號識别丢失的段;
- IP分片:當PDU超過MTU大小時分割為多個包;
- VLAN标記:數據鍊路層在PDU(幀)中添加VLAN ID實現虛拟局域網隔離。
若需要進一步了解具體協議(如HTTP/3的QUIC協議如何優化PDU結構),可提供補充說明。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姆斯特丹北美龜草素吡哌乙胺串行通信接口打孔位置電阻耦合放大器對消法多道多紋吐根磺基轉移酶環狀層家教間位羟氰基肉桂酸鈉加濕器甲狀旁腺切除術刻度盤指示器累計額離心噴霧器美洲草本威靈仙滅蚤劑模型庫佩蘭屬植物潛入者十二指腸縫術失業收容所受命于水液加脂四旬齋的微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