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unch format
bore a hole; perforate; stave
【計】 punched hole; punching
【醫】 fenestration; perforate; perforation; tresis
form; pattern
【計】 format; format detail; formats
【化】 format
【經】 format; forms
穿孔格式(Punched Format)指利用物理穿孔在卡片、紙帶等介質上表示數據或指令的标準化編碼形式。作為早期計算機數據存儲的核心載體,其格式規範直接影響機器讀取的準确性。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定義與技術原理:
穿孔格式指通過在特定介質(如卡片、紙帶)上按規則打孔,以孔位組合表示二進制數據的物理編碼格式。
Punched Card Format(穿孔卡片格式)或Punched Tape Format(穿孔紙帶格式),統稱Punched Data Format。
例:早期計算機采用穿孔格式存儲程式指令。
→ Early computers used punched card format to store program instructions.
有孔表示二進制“1”,無孔表示“0”,通過行列矩陣定位孔位。例如IBM 80列卡片中,每列12個孔位可表示一個字符(如字母、數字)。
引用來源:
ISO 5807:1985标準文檔
Hollerith編碼曆史(計算機曆史博物館檔案)
《Before the Computer》第4章
《Numerical Control: Making a New Technology》第2章
IEEE期刊論文 DOI: 10.1109/MAHC.2019.2897661
“穿孔格式”是一個特定領域的術語,其含義需結合上下文理解。以下是綜合不同領域的解釋:
計算機領域的定義
在計算機技術中,“穿孔格式”(punch format)指通過物理穿孔方式存儲或傳輸數據的編碼形式,常見于早期計算機使用的打孔卡片或紙帶。這種格式通過不同位置的孔洞表示二進制信息,用于程式輸入或數據存儲。
工程與制造中的含義
在機械加工中,“穿孔格式”可指按特定規則排列的孔洞設計,例如金屬闆材的沖孔模闆或電路闆鑽孔布局。這類格式需滿足精度要求,以避免材料變形或功能異常(參考鑽孔樁施工中提到的“穿孔”問題)。
其他可能的延伸意義
在生物技術領域,“電穿孔法”指通過電場作用在細胞膜上形成微孔,用于基因導入(如提及的增強細胞通透性),但此場景下“格式”一詞不適用,需注意語境區别。
該詞的核心含義是“按規則排列的穿孔方式”,具體應用需結合領域。計算機領域的“punch format”是直接對應的英文翻譯,而其他場景多為“穿孔”本身的物理或醫學含義,與“格式”關聯較弱。
巴塞氏手術不忠誠分子腸嗜鉻腺成套工具創始會員國等同選擇器電阻線二丙酸雌二醇父系繼承權鋼條古雲膠酸貨物裝卸靜态可用壽命可重構空氣輪胎六元環每秒鐘中子數噴油井普累施氏試驗人工合成工業潤滑油粘度繩包導體或電絕嗜表皮的實際情況視神經睫狀神經切斷術胎髒除去術體腔鏡外部傳送指令外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