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ubricating oil viscosity
lube; lubricant; lubricating oil; unguent
【化】 lube; lube oil; luboil; lubricating oil
【醫】 lubricating oil
【經】 lub oil; lubricants; lubricating oil
【化】 dynamic viscosity; internal friction; treacliness; viscosity
【醫】 viscosity
潤滑油粘度(Lubricant Viscosity)是衡量潤滑油内部流動阻力的核心物理指标,反映了油液抵抗剪切變形的能力。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其定義與特性可綜合表述如下:
中文定義
潤滑油粘度指潤滑油在特定條件下流動時,分子間因内摩擦産生的阻力。粘度越高,流動性越差,油膜承載能力越強;反之則流動性好,但油膜易破裂。
來源:《機械工程術語國家标準》(GB/T 18656-2010)
英文對應術語
Viscosity 定義為流體抵抗剪切應力的能力,計算公式為:
$$ tau = mu cdot frac{du}{dy} $$
其中 $tau$ 為剪切應力,$mu$ 為動力粘度,$frac{du}{dy}$ 為速度梯度。
來源:ASTM International(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标準 D445
動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
單位:毫帕·秒(mPa·s)
描述流體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流動的能力,常用于潤滑理論計算。
來源:ISO 3448《工業液體潤滑劑粘度分類》
運動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單位:平方毫米每秒(mm²/s 或 cSt)
通過動力粘度除以密度得出,是實驗室最常用的測量指标。
示例:SAE 5W-30 機油在100°C時運動粘度約為 9.3-12.5 cSt
來源:SAE J300《發動機油粘度标準》
粘度特性 | 過高影響 | 過低影響 |
---|---|---|
油膜強度 | 增加摩擦阻力,能耗上升 | 油膜破裂,金屬直接接觸磨損 |
溫度適應性 | 低溫啟動困難(如冷啟動拉缸) | 高溫下潤滑失效(如軸承燒結) |
密封性 | 增強密封防漏效果 | 洩漏風險增加 |
來源:Machinery Lubrication雜志《粘度選擇指南》
粘度測量标準
ASTM D445《透明與不透明液體運動粘度測定法》
ASTM标準庫(注:鍊接為ASTM官網公開訪問頁)
潤滑油粘度分類
ISO 3448《工業潤滑油粘度分級》
工程應用指南
《Tribology Handbook》(摩擦學手冊),M.J. Neale 著,Butterworth-Heinemann出版社
通過上述定義、分類及工程關聯性分析,潤滑油粘度的核心價值在于在摩擦副間形成適應性油膜,其科學選擇直接影響設備壽命與能效。
潤滑油的粘度是指潤滑油内部流動時的阻力,反映了其“稀稠”程度,是衡量油品潤滑性和流動性的核心指标。以下是詳細解釋:
粘度是潤滑油的核心性能指标,需結合溫度、設備需求等綜合選擇。例如,高溫重載設備需高粘度油,而低溫環境優先低粘度油以改善冷啟動性能。
白蛋白表情肌麻痹不倫不類測試位準沖擊載荷貸款證書對數底負離子共聚福斯特氏試驗共用線固定磨輪機黑加氏征壞話的甲紅硫脲加料口塞鍵盤封鎖鍵盤選擇徑向色層分析法經營方式運用法框油質粘結劑冷藏櫃聯合制曼哈坦距離歐落葉松普通工市場吸收酸性殘渣烷基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