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黃嘌呤英文解釋翻譯、二甲黃嘌呤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dimethyl xanthine; dimethylxanthine
分詞翻譯:
二甲的英語翻譯:
【機】 cacodyl
黃嘌呤的英語翻譯:
【化】 ureous acid; xanthine
【醫】 xanthine; zanthine
專業解析
二甲黃嘌呤(英文:1,7-Dimethylxanthine 或Paraxanthine)是黃嘌呤類生物堿的一種,是咖啡因(1,3,7-三甲基黃嘌呤)在人體内的主要代謝産物之一。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 化學本質與結構
- 化學名稱:1,7-二甲基黃嘌呤 (1,7-Dimethylxanthine)。
- 分子式:C₇H₈N₄O₂。
- 結構特征:屬于甲基黃嘌呤衍生物,其結構基于黃嘌呤(一種嘌呤堿基),在黃嘌呤分子的第1位和第7位氮原子上各連接一個甲基(-CH₃)基團。其化學結構可表示為:
$$
ce{ chemfig{ 6((=O)-N(-CH_3)-(5(-N=-(-NH_2)=N-))-N(-CH_3)-=)} }
$$
二、 來源與代謝
- 主要來源:二甲黃嘌呤并非天然存在于食物中的主要成分,而是咖啡因(Caffeine)在人體肝髒中經細胞色素P450酶(主要是CYP1A2)代謝産生的主要初級産物。攝入咖啡因後,約70-80%在體内被轉化為二甲黃嘌呤。
- 代謝途徑:咖啡因通過N3-脫甲基化反應生成二甲黃嘌呤。二甲黃嘌呤可進一步代謝為其他黃嘌呤衍生物(如1-甲基黃嘌呤、7-甲基黃嘌呤)或尿酸等,最終排出體外。
三、 生物活性與作用
- 藥理作用:二甲黃嘌呤本身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作用機制與咖啡因及其他甲基黃嘌呤類似,但強度通常較弱:
- 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能拮抗腺苷受體(主要是A₁和A₂A亞型),産生輕微的興奮作用,可能影響警覺性和認知功能。
- 平滑肌松弛:對支氣管平滑肌有一定舒張作用。
- 利尿作用:具有輕微的利尿效果。
- 心血管影響:可能輕微增加心率、心輸出量和血壓。
- 作用強度:其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效力通常被認為低于咖啡因本身。二甲黃嘌呤在體内存留時間較長,是咖啡因長期效應的重要貢獻者。
四、 意義與應用
- 代謝标志物:血液或尿液中的二甲黃嘌呤濃度常被用作評估咖啡因攝入量或代謝狀态的生物标志物。
- 研究價值:作為咖啡因的主要代謝物,研究二甲黃嘌呤有助于理解咖啡因的整體藥理作用、個體代謝差異以及潛在的藥物相互作用。
- 潛在應用:其衍生物或類似物可能在藥物開發中有一定價值,但目前本身并無廣泛直接藥用。
二甲黃嘌呤(1,7-Dimethylxanthine / Paraxanthine)是咖啡因在人體内代謝産生的核心中間産物,是一種具有輕度中樞興奮、支氣管擴張和利尿作用的甲基黃嘌呤化合物。理解其性質對于認識咖啡因的作用機制和代謝過程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
- PubChem Compound Summary for CID 1197 (Paraxanthine).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compound/Paraxanthine (Accessed July 30, 2025).
- Nehlig, A., Daval, J. L., & Debry, G. (1992). Caffeine and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mechanisms of action, biochemical, metabolic and psychostimulant effects. Brain Research Reviews, 17(2), 139-170. (概述咖啡因代謝路徑).
- Fredholm, B. B., Bättig, K., Holmén, J., Nehlig, A., & Zvartau, E. E. (1999). Actions of caffeine in the brai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its widespread use. Pharmacological Reviews, 51(1), 83-133. (讨論咖啡因及其代謝物的藥理作用).
- Arnaud, M. J. (2011). Pharmacokinetics and metabolism of natural methylxanthines in animal and man.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200), 33-91. (詳細闡述甲基黃嘌呤的代謝,包括二甲黃嘌呤).
網絡擴展解釋
二甲黃嘌呤是黃嘌呤的衍生物,屬于甲基黃嘌呤類化合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定義與結構
二甲黃嘌呤指黃嘌呤分子中兩個氫原子被甲基(-CH₃)取代的化合物。常見的二甲基衍生物包括:
- 茶堿(1,3-二甲基黃嘌呤):化學式為$mathrm{C_7H_8N_4O_2}$。
- 可可堿(3,7-二甲基黃嘌呤):化學式為$mathrm{C_7H_8N_4O_2}$。
2.作用機制
- 支氣管擴張:通過抑制磷酸二酯酶,增加細胞内環磷酸腺苷(cAMP),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緩解哮喘症狀。
- 中樞興奮:低劑量可輕度興奮中樞神經系統,高劑量可能引起頭痛、失眠等。
3.臨床應用
- 哮喘治療:如茶堿用于慢性哮喘的維持治療(需監測血藥濃度)。
- 其他用途:曆史上曾用于治療昏睡或呼吸抑制,但現代應用較少。
4.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 心血管影響:可能導緻心跳加快,甲亢患者需慎用。
- 代謝關聯:黃嘌呤代謝最終生成尿酸,長期使用需警惕高尿酸血症或痛風風險。
- 個體差異:需在醫生指導下調整劑量,避免毒性反應(如惡心、心律失常)。
5.補充說明
咖啡因(1,3,7-三甲基黃嘌呤)是更常見的三甲基衍生物,而二甲黃嘌呤的藥理活性通常弱于咖啡因但強于單甲基形式。
如需具體藥物(如茶堿)的完整信息,可參考臨床藥學指南或權威醫學數據庫。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氨基酸巴豆酰胺策略計算機程式腸滴蟲屬出氣管電影二進電路放射分析法幹擾發射機根據風俗橫質量彙編參數頰鼻膜降低利息淨營業收入集體殘廢險肌樣細胞克拉克氏細胞可能的最大損失額擴管器連接物耐火混凝土能量帕尼紮氏叢全程合成熱陰極電子管舌側過度傾斜束腰外衣土木香未攤還建設期間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