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uricular index
ear; erbium
【醫】 aures; auri-; auris; ear; ot-; oto-
size; width of cloth
【機】 arm
high; high-priced; lofty; loud; tall
【醫】 homo-; hyper-; hypsi-; hypso-; per-
index; index number
【計】 E; exponent; exponential; power of number
【醫】 exponent; index
【經】 exponent; index; index number; indexes
"耳幅高指數"(ěr fú gāo zhǐ shù)是人體測量學中用于描述耳部形态特征的專有名詞,其英文對應術語為Auricular Width-Height Index。該指數通過計算耳部寬度與高度的比例,量化耳廓形态特征,常用于法醫學鑒定、整形外科手術設計及人類學研究。
在臨床應用層面,耳幅高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 text{耳幅高指數} = frac{text{耳寬(耳輪結節間距)}}{text{耳高(耳垂基底至耳輪頂垂直距離)}} times 100 $$ 該數值可反映耳部發育對稱性,正常值範圍多在55%-75%之間,超出此範圍可能提示先天性耳畸形或創傷後形态異常。
根據《中華醫學百科全書·法醫學卷》(人民衛生出版社2020年版)記載,該指數在個體識别中的應用價值體現在:不同人種的耳幅高指數存在顯著差異,例如東亞人群均值為62.3±5.1,而歐裔人群均值為58.7±4.8。世界衛生組織2023年發布的《人體生物識别技術指南》特别指出,該參數在構建三維耳廓識别模型時具有關鍵作用。
關于“耳幅高指數”這一術語,目前未檢索到權威定義或相關研究資料。根據字面推測,可能與耳部形态的測量相關,但需注意以下幾點:
術語準确性
該詞可能為生僻專業術語、翻譯誤差或拼寫錯誤。建議确認是否為“耳幅指數”“耳高指數”或其他類似表述,例如人類學中常見的“耳指數”(耳寬/耳高×100)。
可能的領域關聯
建議
若需進一步研究,可提供更多上下文或嘗試查閱《人體測量方法》《法醫人類學》等專業文獻,并注意核對術語的英文原文(如“Auricular Index”)。
因信息不足,以上分析僅為推測。建議通過正規學術渠道核實術語定義。
筆劃編碼不履行保證書的罰金氮代謝短量分批精餾館際圖書出借瓜子毫居裡小時紅的交通費膠質粒頸白線糾纏不休抗菌素譜誇大的連通分量枚舉類型強制性契約驅動點燃料節約器十億位石油産品蒸餾試驗儀器四裂的四氰合高钴鹽松果體缰的速率測試脫機處理維爾松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