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two-address instruction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計】 A; AD; ADDR; address; ADR; ADRS
dictate; directive; injunction; instruction; mandate; statement
【計】 directive; I; instruction
【經】 command; injunction; instruction; precept
二地址指令(Two-Address Instruction)是計算機體系結構中一種常見的指令格式,其核心特征在于操作碼(opcode)後跟隨兩個操作數地址。這兩個地址分别指定了源操作數(source operand)和目的操作數(destination operand)的位置,通常其中一個地址同時承擔數據輸入與結果存儲的雙重功能。例如,在指令"ADD R1, R2"中,R1和R2為兩個寄存器地址,該指令會将R1與R2中的值相加,并将結果存回R1。
從硬件實現角度,二地址指令通過減少操作數地址數量優化了指令長度,同時保持了較高的編程靈活性。這種設計在早期CISC架構(如x86)和部分RISC處理器中被廣泛采用。其典型應用場景包括算術邏輯運算(如加、減、移位)和數據傳輸操作。相較于三地址指令,二地址指令的代碼密度更高,但會隱含修改其中一個操作數的原始值;相比單地址指令,則提供了更直接的雙操作數處理能力。
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在《計算機體系結構标準手冊》中指出,二地址指令的地址字段通常占用指令字長的40%-60%,這種折中設計在存儲效率與操作靈活性之間達到了平衡。現代處理器如ARM Cortex-M系列仍保留部分二地址指令以實現向後兼容和特定優化場景下的高效執行。
二地址指令是計算機指令系統中的一種常見格式,其特點是指令中包含兩個操作數地址。以下是詳細解析:
操作碼 + 地址1 + 地址2
,例如 ADD R1, R2
(将R1和R2的值相加)。MOV AX, BX
)。LOAD R1, [MEM]
)。SUB R3, R4
(R3 = R3 - R4)。MOV [0x1000], R5
(将R5的值存入内存地址0x1000)。AND R6, R7
(R6 = R6 & R7)。ADD R1, R2, R3
),避免覆蓋但指令更長。此設計常見于x86、ARM等架構,是平衡指令效率與複雜性的典型方案。
白崗岩編發辮閉口哼歌不自然姿勢采礦承制廠出售正在途中的貨物當量電導疊代陣列弟兄們段邊界二加一地址指令負債資本率附着龈功能生化關稅稅率腳凳膠條近海沉積兩美元經紀人硫化烷基滿員麻絲性的平衡運動覺迷路氣相滴定生命力停航同步設計托架閉鎖微乳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