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棒狀的(bàng zhuàng de)是一個漢語形容詞,用于描述物體形狀類似于棍棒或長條形圓柱體的特征。其核心含義為“具有細長、直挺且截面近似圓形的外形”。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詳解其用法與權威釋義:
來源: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牛津英漢雙解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2020年。
生物學/微生物學
描述細菌、細胞器等微觀結構的形态,如:
“枯草杆菌呈棒狀的短杆形。”(枯草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來源:
《微生物學名詞》(第二版),科學出版社,2012年。
材料科學
指納米材料、晶體或纖維的物理形态,例如:
“氧化鋅納米線常為棒狀的六方晶體結構。”
來源:
《材料科學大辭典》,化學工業出版社,2019年。
植物學
形容花序或器官的形态,如:
“香蒲的花序為棒狀的穗狀花序。”
來源:
《中國植物志》,科學出版社,2004年。
詞典名稱 | 中文釋義 | 英文釋義 |
---|---|---|
《現代漢語詞典》 | 像棍棒的形狀 | rod-shaped; bar-shaped |
《漢英綜合大辭典》 | 圓柱形長條狀 | cylindrical; stick-like |
《柯林斯英漢雙解詞典》 | 細長且截面均勻的物體形态 | having the form of a rod |
日常描述:
“實驗室的磁力攪拌器配備了棒狀的聚四氟乙烯攪拌子。”
來源:
《實驗室儀器使用規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學術文獻:
“透射電鏡顯示,該催化劑由棒狀的二氧化钛納米顆粒組成。”
來源:
《納米材料表征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年。
杆狀的(stick-shaped)、條狀的(strip-shaped)——強調細長特征,但截面未必為圓形。
球狀的(spherical)、片狀的(flaky)——指向三維或二維扁平形态。
結論:“棒狀的”是跨學科高頻術語,其核心語義統一指向“長徑比顯著、截面近圓形的幾何形态”。在專業語境中需結合具體領域細化表述,如生物學用“杆狀”(bacilliform)、材料學用“棒狀納米結構”(rod-like nanostructure)等。
“棒狀”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形狀描述
“棒狀”指物體呈現類似棍棒的外形,通常具有長條形、直且細的特點,橫截面多為圓形或近似圓形。例如:冰棒、電棒等物品均屬于典型的棒狀結構。
詞源與擴展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棒”的其他含義(如“能力強”“用棒擊打”等),可參考詞典來源。
巴迪氏酸補充技術條件場損失處于受損狀能磁碟片單軌電弧釺焊頂面定期成本法反射光栅費裡輻射高溫計沸騰式幹燥器輔助塔各向同性體公衆性公司古老磺氨酸活線工具建築水泥連續成本靈長類動物娈童凝聚劑氣敏膜電極确認權利的判決區域中心賽德林氏體石器時代四分體味覺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