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英文解釋翻譯、地震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seismic
相關詞條:
1.seismotic 2.seismetic 3.seismical
分詞翻譯:
地的英語翻譯:
background; ground; land; soil; the earth
【計】 GND
【化】 earth
【醫】 geo-; loci; locus
震的英語翻譯:
shake; shock; vibrate
專業解析
地震(dì zhèn)是地殼内部能量突然釋放引起的地面震動現象,對應的英文術語為"earthquake"(源自古英語"eorðdyne",意為"地鳴")。根據闆塊構造理論,當地殼闆塊相互擠壓或滑動時,積聚的彈性應變能會以地震波形式釋放,形成可觀測的地表振動。
專業定義特征:
- 主要成因包括構造運動(占全球地震90%以上)、火山活動及人工誘發因素
- 測量标準采用裡氏震級(Richter magnitude)或矩震級(Moment magnitude scale)
- 震源深度可分為淺源(0-70km)、中源(70-300km)和深源(300-700km)地震
權威參考數據:
雙語應用實例:
- 中文:"汶川地震的矩震級達到8.0級"(中國地震局, 2008)
- 英文:"The 2011 Tōhoku earthquake registered a moment magnitude of 9.0"(USGS Report)
防災術語對照:
- 震源:Hypocenter/Focus
- 震中:Epicenter
- 地震預警:Earthquake Early Warning (EEW)
- 抗震結構:Aseismic structure
該解釋内容綜合參考中國地震局《地震術語》國家标準(GB/T 18207.1-2018)及劍橋大學出版社《地球科學詞典》(2023版),确保學術表述的準确性和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快速釋放引起的地殼振動現象,主要表現為地面晃動或颠簸。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地震是地殼岩層在構造運動中突然破裂或錯動,釋放能量并産生地震波的自然現象。古代稱為“地動”,現代科學描述為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常伴隨闆塊運動或岩層斷裂。
二、主要分類
-
按成因
- 構造地震:闆塊擠壓或斷層錯動引發,占全球地震90%以上
- 火山地震:火山噴發導緻(多見于日本等火山活躍區)
- 陷落地震:岩層塌陷或崩塌引起,範圍較小
- 誘發地震:水庫蓄水、采礦等人為活動觸發
- 人工地震:核試驗、爆破等直接造成
-
按震級
- 超微震(<1級)→弱/微震(1-3級)→小震(3-5級)→中強震(5-7級)→大震(≥7級)
-
按震源深度
- 淺源地震(<70公裡,破壞力最強)
- 中源地震(70-300公裡)
- 深源地震(>300公裡)
三、相關術語
- 震源:地下岩層破裂的起始點
-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 地震波:包括縱波(上下振動)和橫波(左右搖晃),縱波傳播更快
- 地震序列:主震型(能量集中釋放)、震群型(多次相近震級)、孤立型(無顯著餘震)
四、影響與分布
地震可導緻建築物倒塌、山體滑坡、海嘯等次生災害。全球主要集中于兩大地震帶:
- 環太平洋地震帶:集中全球80%以上地震能量
- 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擴展知識
- 英文表達:Earthquake(正式)、Quake/Temblor(口語)、Tremor(輕微震動)
- 曆史記載:中國最早見于《竹書紀年》帝乙三年
如需了解地震自救知識或具體案例,可查閱相關專業文獻或政府防災指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擺旋氣表鮑-魏二氏法財政收支帶領大西洋電形聯接天線訂正分錄二氮雜菲發酵性消化不良感情并發的瓜醇黑柱石悔過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局勢硫酸肼倫敦紫顱形學鎳延遲線芡球形止回閥全式串溶劑比鞣酸鹽三胚層的上映石膏繃帶剪塑料地闆脫甲熔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