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actinium
actinium
【醫】 Ac.; actinium
锕(Ac)漢英詞典與化學屬性解析
锕(英文:Actinium)是一種放射性金屬元素,化學符號為Ac,原子序數89,屬于元素周期表第三族(锕系元素)。以下是其漢英對照釋義及科學屬性解析:
中文釋義與詞源
中文名稱“锕”源于希臘語“aktinos”(意為“射線”或“光束”),與其放射性特性相關。該名稱由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标準化命名,中文譯名經中國化學會審定[來源:中國化學會術語委員會]。
英文對應與發音
英文名“Actinium”發音為/ækˈtɪniəm/,首次由法國化學家安德烈-路易·德比爾納(André-Louis Debierne)于1899年發現[來源:國際化學發展史學會]。
化學與物理屬性
锕在常溫下呈銀白色金屬态,熔點約1050°C,沸點約3200°C,密度為10.07 g/cm³。其化學性質與镧系元素相似,易與氧、鹵素等反應生成化合物(如Ac₂O₃)。锕-227是自然界中主要同位素,半衰期約21.77年,衰變時釋放α粒子[來源:美國國家核數據中心]。
應用領域
锕因放射性較強,主要用于核醫學研究。例如,锕-225可用于靶向α療法(Targeted Alpha Therapy, TAT),治療某些癌症[來源:美國能源部核科學辦公室]。
曆史與發現背景
锕于1899年由德比爾納從瀝青鈾礦中分離,但直到1902年弗裡德裡希·奧托·吉塞爾(Friedrich Oskar Giesel)獨立确認其存在後,才被學界廣泛承認[來源: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
參考資料
锕(Ac)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種放射性金屬元素,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發現與來源
放射性及應用
其他含義
注意事項
如需更全面的同位素數據或制備工藝,可參考、4、5等來源。
愛雕像癖鮑威胺撥入操作成粘液細胞磁滞相越等電點聚焦窦-斯二氏試驗個人隱私桧烷紅黴素鍊黴菌回水裝置混合性的計數室急性延髓性麻痹聚硫橡膠粘合劑可檢取性控制單元腦磷脂排尿異常葡糖-呋喃果糖苷屈戍動關節人工輸入熔結粗蘇打三氧化二镧系元素升降機釋放指令熟慮條約的履行透明萎縮性尖銳扁平苔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