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farm parity price ratio
farming; peasant
【法】 labour exchange
parity; price relations; rate of exchange
【經】 comparative price; comparison of bids; price ratio
index; index number
【計】 E; exponent; exponential; power of number
【醫】 exponent; index
【經】 exponent; index; index number; indexes
農産品交換比價指數(Agricultural Products Terms of Trade Index)是衡量一定時期内農産品與工業品交換價格比率變動趨勢的相對數。它反映農民用同等數量的農産品所能換取的工業品數量的變化情況,是分析工農業産品價格“剪刀差”和農民實際購買力的重要指标。
核心定義與計算邏輯 該指數通過比較農産品收購價格指數與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指數得出。計算公式為: $$ text{農産品交換比價指數} = frac{text{農産品收購價格指數}}{text{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指數}} times 100 $$ 若指數>100,表明農産品相對工業品升值,農民交換收益增加;指數<100則意味着交換收益下降。該指标直接關聯農民收入的實際購買力。
經濟意義與應用
中國實踐案例 據《中國統計年鑒》數據,2020年中國農産品交換比價指數為104.2(以2000年為基期),較2010年上升8.5個百分點,反映惠農政策對縮小工農業産品價格差的積極作用。具體表現為糧食收購價增速持續高于化肥、農機等工業品價格漲幅。
權威參考來源
農産品交換比價指數是用于衡量工農業産品之間價格交換比例關系變動趨勢的重要經濟指标,其核心在于反映農産品與工業品在交換過程中因價格變化而産生的利益分配變化。以下從定義、計算方法和作用三個方面進行詳細說明:
該指數特指同一市場、同一時期内,國家向農民收購農産品的價格與向農民銷售的工業品零售價格之間的比例關系。它體現了工農業商品交換中價格變動的綜合影響,例如農民用等量農産品能換取的工業品數量變化,或國家通過工業品換取農産品的效率變動。
正指标公式
以農産品為交換品,工業品為被交換品:
$$text{正指标} = frac{text{農副産品收購價格指數}}{text{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指數}} times 100%$$
該指标反映農民用農産品換取工業品的能力變化。若指數上升,表明農民獲益增加。
逆指标公式
以工業品為交換品,農産品為被交換品:
$$text{逆指标} = frac{text{農村工業品零售價格指數}}{text{農副産品收購價格指數}} times 100%$$
該指标反映國家(或市場)用工業品換取農産品的效率變化。若指數下降,表明農民需用更多農産品換取等量工業品。
補充說明:該指數與單項農産品比價指數(如小麥與玉米的比價)不同,屬于綜合比價指數,需通過價格指數加權計算。如需具體案例或曆史數據,可參考權威統計部門發布的工農業商品價格指數報告。
阿米妥保角映射鼻縫點初始劑量彈簧折返開關電量輻射場型概述證據估算書雇傭兵役制彙集時間火警甲丙苯二醇間壁式換熱器靜可計算性理論可移植編譯程式犁領土管轄權脈沖能譜學歐姆計全薪三倍精度試基托使有生機鼠耳草屬水利債券水狀液的數據單元損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