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nationalities affairs
folk; nation; people
【法】 clan; nation; nationality; race
general affairs; pidgin; routine; work
【經】 general affairs; rush hour
民族事務(Ethnic Affairs)指國家或地區處理與各民族相關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事務的系統性工作,核心目标是保障民族平等、促進團結與發展。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内涵: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族事務涵蓋"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自治權保障、語言文化保護、經濟發展扶持及宗教信仰自由"(國務院《民族區域自治法》第二條。其法律基礎強調"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通過政策傾斜消除發展差距,例如財政轉移支付和專項扶持計劃。
英文譯為"Ethnic Affairs",但需注意其政治語境:
保護少數民族語言文字、非遺項目(如藏醫藥、傣族織錦),《非物質文化遺産法》要求地方政府設立專項保護資金(文化和旅遊部文件。
在西藏、新疆等地區實施稅收優惠和産業扶持政策,例如"興邊富民行動"中央財政投入年均超百億元(財政部統計數據。
少數民族考生享受高考加分政策,民族院校(如中央民族大學)開設雙語教學課程,保障教育機會均等。
當前工作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如社區"結對幫扶")強化國家認同。2023年修訂的《城市民族工作條例》進一步規範了流動少數民族人口的服務管理機制(國家民委政策解讀。
權威參考來源
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shuju/202303/t20230315_3872702.htm
www.neac.gov.cn/seac/ztzl/2023zt/202306/t20230610_115732.shtml
民族事務是指與少數民族及民族地區相關的公共事務管理領域,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方面内容。以下從定義、特點、法律框架及實踐維度進行綜合解析:
民族事務是國家對少數民族群體及其聚居區域的特殊公共事務管理。其核心内容包括: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工作事務條例》:
民族事務的公共屬性具有全球共性。例如: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家民委)是核心管理機構,職責包括:
民族事務以維護民族團結、促進共同繁榮為目标,兼具政策特殊性與治理複雜性,需通過法律保障與差異化政策實現多民族國家的協調發展。
成本定率折舊法出料端唇牙槽的膽管造影術滇荊芥屬地下電池槽抵押契約冬綠樹多層轉筒篩防護圈合成氣回路赫克斯海默氏纖維紅根草屬滑落肩監候結果地址緊急費用救濟會繼續保險基耶達夫法肌營養神經控制咖啡杯克雷奇曼氏間隙能耐皮臭的搶劫犯前置條件氫化萘化酚舌骨咽肌酸式矽酸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