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命令輸入緩沖區英文解釋翻譯、命令輸入緩沖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command input buffer

分詞翻譯:

命令的英語翻譯:

order; command; appoint; dictate; imperative; instruct
【計】 command; GO TO command GOTO

輸入的英語翻譯:

import; input; introduce
【計】 CI; enter; entering; in-fan; input; inputting; load line; typing-in
【化】 input
【醫】 importation; infusion; intromission
【經】 import

緩沖區的英語翻譯:

buffer
【計】 buffer; buffer area

專業解析

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命令輸入緩沖區"(英文:Command Input Buffer)指操作系統或應用程式中用于臨時存儲用戶輸入指令的特定内存區域。其核心功能是協調輸入設備(如鍵盤)與處理單元的速度差異,确保指令被完整接收并按序處理。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術語構成與核心概念

  1. 命令(Command)

    用戶通過輸入設備發送的操作指令,如終端輸入的ls -l或程式中的控制語句。在硬件層面可指CPU待執行的機器指令。

  2. 輸入(Input)

    數據從外部設備(鍵盤、文件、網絡)傳輸至系統内存的過程。輸入緩沖區在此過程中充當數據中轉站。

  3. 緩沖區(Buffer)

    一種先進先出(FIFO) 的臨時存儲區,解決設備間速度不匹配問題。例如鍵盤輸入速度遠快于CPU處理速度時,緩沖區暫存數據避免丢失。


二、技術實現與工作流程

  1. 數據暫存

    用戶輸入字符被逐字節存入緩沖區,直至收到"回車"信號觸發處理流程。

    示例:終端輸入git commit後,字符序列暫存于緩沖區,待解析執行。

  2. 指令解析

    系統從緩沖區讀取原始數據,進行詞法分析(如分割命令與參數)、語法校驗,并轉換為可執行指令。

  3. 溢出控制

    緩沖區設有固定容量(如Linux終端默認4096字節),超限時觸發錯誤或丢棄舊數據(需依賴具體系統設計)。


三、典型應用場景


權威參考來源

  1. 操作系統原理

    《現代操作系統》(Andrew S. Tanenbaum)詳細描述緩沖區在I/O子系統中的作用(§5.1 I/O硬件原理)。

    來源:Tanenbaum, A. S., & Bos, H. (2015). Modern Operating Systems (4th ed.). Pearson.

  2. 硬件規範

    Intel處理器手冊定義指令預取緩沖區(Prefetch Buffer)機制,用于緩存待解碼的機器指令。

    來源: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s (Vol.1, §7.3)

  3. 編程标準

    POSIX标準規定終端輸入緩沖區的行為(如termios結構體控制緩沖模式)。

    來源:IEEE Std 1003.1-2017 (Shell & Utilities, §12.2 Terminal Attributes)

  4. 計算機體系結構

    《計算機組成與設計》闡釋緩沖區在CPU流水線中的指令排隊功能(§4.5流水線冒險控制)。

    來源:Patterson, D. A., & Hennessy, J. L. (2017).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 (5th ed.). Morgan Kaufmann.

網絡擴展解釋

命令輸入緩沖區是計算機系統中用于臨時存儲用戶輸入命令或數據的内存區域,其核心作用是協調輸入設備與處理單元之間的速度差異,提升交互效率。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定義

    • 屬于内存預留的臨時存儲空間,主要針對輸入操作設計(如鍵盤輸入、文件讀取)。
    • 用戶輸入的命令不會立即被程式處理,而是先存入緩沖區,直到滿足特定條件才會觸發實際處理。
  2. 工作原理

    • 數據暫存:輸入字符按順序存入緩沖區,例如在命令行中輸入git commit -m "message"時,所有字符會暫存于此。
    • 觸發條件:
      • 行緩沖模式:遇到換行符(回車鍵)時觸發處理(常見于終端交互)
      • 全緩沖模式:緩沖區填滿後才處理(多見于文件操作)
  3. 典型應用場景

    • 命令行工具(如Bash、CMD)中逐行執行命令
    • 文本編輯器接收鍵盤輸入時防抖處理
    • 網絡通信中數據包的臨時存儲
  4. 技術優勢

    • 減少高頻I/O操作對CPU的占用
    • 支持命令曆史回溯(通過保存曆史緩沖區)
    • 允許輸入糾錯(如退格鍵修改)

示例說明: 當在Linux終端輸入ls -l時:

  1. 字符l,s,空格,-,l依次存入緩沖區
  2. 按下回車(換行符)觸發緩沖區刷新
  3. 系統讀取緩沖區内容并執行ls -l命令

該機制使得用戶可以連續輸入/修改命令,最終統一提交處理,既提升效率又優化交互體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辯護費變形附紅細胞體變形畸胎不相信除害威打爛電傳打印機鍊路電傳微型計算機接口芳香散光譜心音描記器國際貿易夥伴鼓室硬化哈根海濱的黃蛋白的交戰狀态可讀記錄零遏止鸾鳳倫敦人毛蠓科親合殘餘勢全副武裝閃光儀十二指腸下曲實施中的法律豎着通用數字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