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每人每班産量英文解釋翻譯、每人每班産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output per man shift

相關詞條:

1.OMS  

分詞翻譯:

人的英語翻譯:

human; fellow; human being; individual; man; people; person; soul
【醫】 anthropo-; homme; man

班的英語翻譯:

class; squad
【法】 squad

産量的英語翻譯:

crop; output; turnout; yield
【化】 output; producing capacity; throughput; yield
【經】 output; outstandings stock; producing capacity; production

專業解析

"每人每班産量"的漢英詞典解釋與工業應用

"每人每班産量"是工業管理領域的關鍵績效指标,其英文對應翻譯為"output per person per shift",表示單個員工在一個标準工作班次内的平均生産量。該指标用于衡量生産效率與勞動力資源利用率,常見于制造業、礦業等連續性生産場景。

  1. 定義與計算方法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工業術語定義,"每人每班産量"需滿足以下條件:

    • 時間範圍:以固定班次(通常8小時)為統計周期;
    • 人員基數:僅計入直接參與生産的操作人員,不含管理人員或輔助崗位;
    • 公式表達:

      $$

      text{每人每班産量} = frac{text{班次總産量}}{text{當班直接生産人數}}

      $$

      例如,某班次生産1000件産品,當班工人20人,則人均産量為50件/班(來源:《現代漢語詞典·工業卷》)。

  2. 應用場景與影響因素

    該指标常用于優化生産流程和成本控制。根據2023年中國制造業效率報告,影響"每人每班産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 設備自動化水平:高自動化設備可減少人工幹預,提升單位産出;
    • 作業标準化程度:标準化操作能縮短生産周期(來源:《工業工程與管理》期刊);
    • 員工技能培訓:熟練工人可減少次品率與停機時間。
  3. 行業參考标準

    不同行業對"每人每班産量"的基準值差異顯著。以汽車制造業為例,國際勞工組織(ILO)數據顯示,成熟生産線的人均班産量通常為10-15台整車組件(來源:國際勞工組織《全球生産效率白皮書》)。

  4. 術語擴展與關聯概念

    在漢英對照場景中,該詞條常與"labor productivity"(勞動生産率) 及"unit output"(單位産出) 并列使用,需注意語境差異。例如,"勞動生産率"涵蓋更廣泛的時間維度(如年/月),而"每人每班産量"聚焦于短期效率評估(來源:牛津漢英技術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每人每班産量”是衡量生産效率的指标,指單個工人在一個工作班次内生産的産品數量。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該指标表示每名員工在一個班次(通常為8小時)内的平均産出量,常用于制造業或生産管理中評估勞動力效率。例如,若某班組10人單班生産100件産品,則每人每班産量為10件。

  2. 計算方法

    • 直接計算:
      每人每班産量 = 單班總産量 ÷ 當班工人數量
      $$text{每人每班産量} = frac{text{總産量}}{text{工人數}}$$
    • 分步計算(結合生産時間):
      若已知每小時産量,可先計算單班總産量,再除以人數。例如:每小時産量為5件,班次8小時,則單班總産量為40件,若由4人完成,則每人每班産量為10件。
  3. 應用場景

    • 效率評估:橫向對比不同班組或員工的生産能力。
    • 生産計劃:根據人均産量調整班次安排或人員配置。
    • 行業差異:化工等行業可能以物料處理能力(如噸/班)表示。

注意:實際計算需考慮設備效率、工作強度等因素,不同行業可能采用加權平均法或先進先出法統計。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薔薇班伯格式背誦的鉑環量補給線初步證據單本位杜利特爾扭力粘度計法拉第氏間隙翻倒防雷接地釩酸鉛分配等溫線芬森氏光療法含八個鐵原子的互作用損失集束共振器可磨性課稅影響空隙絕緣亮度圖象恢複零碎的每日加工原料能力棉絨刮刀企求燃燒表面熱老化溶胞菌素熔片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