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英词典

每人每班产量英文解释翻译、每人每班产量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output per man shift

相关词条:

1.OMS  

分词翻译:

人的英语翻译:

human; fellow; human being; individual; man; people; person; soul
【医】 anthropo-; homme; man

班的英语翻译:

class; squad
【法】 squad

产量的英语翻译:

crop; output; turnout; yield
【化】 output; producing capacity; throughput; yield
【经】 output; outstandings stock; producing capacity; production

专业解析

"每人每班产量"的汉英词典解释与工业应用

"每人每班产量"是工业管理领域的关键绩效指标,其英文对应翻译为"output per person per shift",表示单个员工在一个标准工作班次内的平均生产量。该指标用于衡量生产效率与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常见于制造业、矿业等连续性生产场景。

  1. 定义与计算方法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工业术语定义,"每人每班产量"需满足以下条件:

    • 时间范围:以固定班次(通常8小时)为统计周期;
    • 人员基数:仅计入直接参与生产的操作人员,不含管理人员或辅助岗位;
    • 公式表达:

      $$

      text{每人每班产量} = frac{text{班次总产量}}{text{当班直接生产人数}}

      $$

      例如,某班次生产1000件产品,当班工人20人,则人均产量为50件/班(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工业卷》)。

  2. 应用场景与影响因素

    该指标常用于优化生产流程和成本控制。根据2023年中国制造业效率报告,影响"每人每班产量"的主要因素包括:

    • 设备自动化水平:高自动化设备可减少人工干预,提升单位产出;
    • 作业标准化程度:标准化操作能缩短生产周期(来源:《工业工程与管理》期刊);
    • 员工技能培训:熟练工人可减少次品率与停机时间。
  3. 行业参考标准

    不同行业对"每人每班产量"的基准值差异显著。以汽车制造业为例,国际劳工组织(ILO)数据显示,成熟生产线的人均班产量通常为10-15台整车组件(来源:国际劳工组织《全球生产效率白皮书》)。

  4. 术语扩展与关联概念

    在汉英对照场景中,该词条常与"labor productivity"(劳动生产率) 及"unit output"(单位产出) 并列使用,需注意语境差异。例如,"劳动生产率"涵盖更广泛的时间维度(如年/月),而"每人每班产量"聚焦于短期效率评估(来源:牛津汉英技术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每人每班产量”是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指单个工人在一个工作班次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该指标表示每名员工在一个班次(通常为8小时)内的平均产出量,常用于制造业或生产管理中评估劳动力效率。例如,若某班组10人单班生产100件产品,则每人每班产量为10件。

  2. 计算方法

    • 直接计算:
      每人每班产量 = 单班总产量 ÷ 当班工人数量
      $$text{每人每班产量} = frac{text{总产量}}{text{工人数}}$$
    • 分步计算(结合生产时间):
      若已知每小时产量,可先计算单班总产量,再除以人数。例如:每小时产量为5件,班次8小时,则单班总产量为40件,若由4人完成,则每人每班产量为10件。
  3. 应用场景

    • 效率评估:横向对比不同班组或员工的生产能力。
    • 生产计划:根据人均产量调整班次安排或人员配置。
    • 行业差异:化工等行业可能以物料处理能力(如吨/班)表示。

注意:实际计算需考虑设备效率、工作强度等因素,不同行业可能采用加权平均法或先进先出法统计。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