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離域π鍵英文解釋翻譯、離域π鍵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delocalized pi-bond

分詞翻譯:

離的英語翻譯:

away; independent of; leave; off; part from; without
【醫】 a-; ab-; ana-; ap-; apo-; de-; des-; e-; ex-

域的英語翻譯:

field; region; territory
【計】 D; domain; field; saved area
【化】 domain

鍵的英語翻譯:

bond; key
【計】 K; key; keyt
【化】 key; linkage; spline
【醫】 bond; key; linkage

專業解析

離域π鍵(Delocalized π Bond)是指由多個原子共同形成的、電子雲分布在多個原子核周圍的π鍵體系。其核心特征是π電子不再局限于兩個原子之間,而是在更大的共轭體系中離域運動,從而增強體系穩定性并産生特殊性質。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漢英對照

  1. 中文術語:離域π鍵

    • 英文對應:Delocalized π Bond 或 Non-localized π Bond
    • 關鍵概念:
      • "離域"(Delocalized):指電子不固定于特定原子或鍵,而是分散于整個分子軌道中。
      • "π鍵"(π Bond):由原子軌道平行重疊形成的共價鍵,電子雲分布在鍵軸兩側。
  2. 延伸定義:

    離域π鍵常見于共轭體系(如共轭烯烴、芳香環),由三個或更多原子通過平行的p軌道側向重疊形成多中心π鍵(如苯環中的6中心π鍵)。


二、形成條件與結構特征

  1. 形成條件:

    • 原子需處于同一平面,且具有平行的p軌道(如sp²雜化碳原子)。
    • 參與離域的p軌道數量≥3,且電子數少于軌道數的兩倍(如苯含6個電子、6個軌道)。
  2. 結構特點:

    • 電子離域性:π電子在整個共轭體系中自由運動,形成大π鍵(如苯的$ce{C6H6}$中,6個π電子離域于6個碳原子)。
    • 鍵長平均化:共轭體系中單雙鍵鍵長趨于均等(如苯中所有C-C鍵長均為140 pm,介于标準單鍵154 pm和雙鍵134 pm之間)。

三、性質與功能

  1. 穩定性增強:

    離域能(Delocalization Energy)顯著降低體系能量。例如苯的離域能為150 kJ/mol,使其比假想的環己三烯更穩定。

  2. 特殊理化性質:

    • 光譜特征:紫外吸收紅移(如丁二烯$lambda{max}=217 text{nm}$,孤立雙鍵$lambda{max}approx 165 text{nm}$)。
    • 導電性:石墨層間離域π鍵使其可導電;聚乙炔的共轭鍊是半導體材料基礎。

四、典型實例分析

分子 離域π鍵表示 電子分布 效應
苯(Benzene) $Pi_6$ 6電子分布于6個碳原子 芳香性,高穩定性
臭氧(Ozone) $Pi_3$ 4電子分布于3個氧原子 鍵長平均化(128 pm)
石墨(Graphite) 層狀$Pi_n^n$ 每層無限延伸離域體系 導電性,層間滑移

五、參考來源

  1. 基礎定義與鍵長數據:

    《結構化學基礎》(周公度,北京大學出版社)第7章共轭體系。

  2. 離域能與穩定性: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化學導論》公開課:"Delocalization and Resonance"。

  3. 光譜性質:

    《有機光譜分析》(鄧勃,清華大學出版社)紫外-可見光譜章節。

  4. 材料應用:

    材料科學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綜述:"Conjugated Polymers for Electronic Applications" (DOI:10.1002/adma.201903881)。


擴展閱讀

網絡擴展解釋

離域π鍵(也稱為大π鍵或共轭π鍵)是化學中一種特殊的化學鍵形式,其核心特征是π電子不再局限于兩個原子之間,而是在三個或更多原子之間運動,形成多中心鍵。以下從定義、成鍵條件、特點及實例等方面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概念

離域π鍵是指多個原子通過平行的p軌道側向重疊形成的化學鍵,電子在這些原子間自由移動,而非定域于兩個原子之間。例如,苯分子中6個碳原子通過未雜化的p軌道形成共轭體系,電子在整個環狀結構中離域(符號表示為$Pi_6$)。


二、成鍵條件

  1. 結構基礎:參與成鍵的原子需具有相互平行的p軌道(如碳的未雜化2p軌道)。
  2. 共面性:所有原子必須共平面,以保證p軌道的有效重疊。
  3. 電子數目:總電子數需滿足$n = m + k$(m為原子數,k為參與成鍵的電子數),通常為偶數。

三、特點與作用

  1. 能量穩定:離域π鍵的電子離域化可降低體系能量(離域能),增強分子穩定性。例如,苯的離域能使其比孤立雙鍵更穩定。
  2. 光學性質:離域電子易被激發,使物質呈現顔色(如NO₂因離域π鍵呈紅棕色)。
  3. 導電性:某些含離域π鍵的物質(如石墨)具有導電性,因電子可在整個結構中自由移動。

四、實例與應用

  1. 有機分子:
    • 苯(C₆H₆):6個碳原子形成$Pi_6$大π鍵。
    • 1,3-丁二烯:4個碳原子通過共轭形成$Pi_4$鍵。
  2. 無機分子:
    • 二氧化碳(CO₂):中心碳原子通過sp雜化形成兩個$Pi_3$離域鍵。
    • 臭氧(O₃):3個氧原子形成$Pi_3$鍵。

五、分類

根據電子數與原子數的關系,離域π鍵可分為:

  1. 缺電子型:電子數少于原子數(如$Pi_3$)。
  2. 富電子型:電子數多于原子數(如$Pi_3$)。
  3. 等電子型:電子數等于原子數(如苯的$Pi_6$)。

離域π鍵是解釋共轭體系、分子穩定性和特殊性質的關鍵概念,廣泛存在于有機芳香化合物、某些無機分子(如CO₂、O₃)及導電材料中。其核心在于電子的非定域化,顯著影響分子的物理化學行為。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川蜷螺屬單模的動膜式蒸發器多程式段環境購貨折讓紅核的後繼作業環甲的金剛沙磨片筋膜疝計數型觸發器機械電腦空間隔離空氣流通零價密押信件母盤逆關系确定性自頂向下人工電話系統三層流化床幹燥器神經節細胞事先安排的預算數量管理數目表束燭光銅導體透明管型烷基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