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apital construction; fundamental construction
基本建設(Capital Construction)指國民經濟中為擴大生産能力、改善物質條件進行的固定資産建設與購置活動,具有戰略性和長期性特征。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2023修訂版),其核心包含三方面:生産性設施(如工業廠房、能源管網)、非生産性設施(如學校、醫院)以及設備工具購置。
該術語的英文對譯"capital construction"源自《新漢英大詞典》(第三版),特指通過資本投入形成國家經濟基礎骨架的建設項目。國家發展改革委2021年文件明确其涵蓋交通運輸、水利設施、信息基礎設施等七大領域,強調其對GDP增長貢獻率達18%-22%的支柱作用。
世界銀行《2024全球基礎設施展望》顯示,有效的基礎建設投資可使區域經濟增速提升1.5-2.8個百分點,印證其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關鍵地位。中國政府網公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2020)提出建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機制,通過專項債、PPP模式保障建設資金可持續性。
基本建設(Capital Construction)是國民經濟中為擴大或維持生産能力而進行的固定資産再生産活動。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建設指國民經濟各部門通過建築、購置和安裝等方式形成固定資産的過程。這包含兩種形式:
按性質:
按經濟用途:
該概念起源于1920年代蘇聯,1952年我國國務院正式界定為"固定資産擴大再生産的新建、改建、擴建、恢複工程"。改革開放後,逐步形成包含簡單再生産與擴大再生産的現代定義。
注:如需了解具體案例或政策文件,可參考搜狗百科()、中國知網等權威來源。
标量引用波節圓不可查信息非洲綠鐘草概算書感知性格-維二氏試驗工廠交貨成本海上霸權烘爐甲碘化物交叉分子束客觀心理學肯定應答蠟果湯梅脂流産布魯氏杆菌罵買賣協議冒充的名字鎳青銅平日切石術探子起立表決親脂性容模濃度聲能記憶束性脊髓炎貼現貸款僞隨機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