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colloid suspension; suspensoid
膠體懸液(colloidal suspension)是指一種由直徑介于1納米至1微米的固體微粒均勻分散在液體介質中形成的多相體系。這類分散體系既不同于分子溶液(粒徑小于1納米),也區别于粗分散體系(如懸浮液或乳濁液)。膠體懸液的穩定性依賴于微粒表面的電荷排斥作用或吸附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空間位阻效應。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該術語對應英文"colloidal suspension",其中"colloidal"源自希臘語"kolla"(膠水),描述物質介于溶液與懸浮液之間的中間态。其核心特性包括:
在醫藥領域,膠體懸液常用于藥物遞送系統,如納米銀抗菌制劑;食品工業中則應用于穩定劑(如巧克力中的可可顆粒分散)。膠體懸液的沉降速度可通過斯托克斯定律計算: $$ v = frac{2r(rho_p - rho_f)g}{9eta} $$ 式中$v$為沉降速率,$r$為微粒半徑,$rho$為密度,$g$為重力加速度,$eta$為介質粘度。
(參考來源:1.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2. ScienceDirect物質科學數據庫;3. 美國化學會《化學與工程新聞》;4. Springer《膠體與界面科學原理》)
膠體懸液(又稱膠體分散體或溶膠)是分散質粒子直徑介于1-100納米之間的多相不均勻分散體系,屬于膠體的一種類型。以下是詳細解釋:
膠體懸液由分散質(固體顆粒或液滴)和分散介質(液體)組成,其分散質以多分子聚集體的形式存在,形成非均相體系。例如,氫氧化鐵膠體屬于此類。
類型 | 分散質粒徑 | 均一性 | 實例 |
---|---|---|---|
真溶液 | <1 nm | 均相 | 鹽水、糖水 |
膠體懸液 | 1-100 nm | 非均相 | 金溶膠、Fe(OH)₃膠體 |
懸濁液 | >100 nm | 非均相 | 泥漿、石灰乳 |
膠體懸液廣泛用于醫藥、材料科學等領域。例如,納米藥物載體利用膠體懸液的穩定性實現靶向給藥。
如需進一步了解膠體的分類(如親液膠與疏液膠)或其他性質,可參考化學教材或專業資料。
白金杯膀胱直腸的邊際收益表伯德克氏試驗布儒斯特角茨醇基單純切開大氣無線反覆無常的權力反射關系反要求共生生物合法免除活動隊列豁免債務季铵化作用間接引用金錢松屬卡耳西奧多空序列磷酸钴硫化延遲劑六位制棉布印花工廠叛教者氣喘紙殺蟲威實元值